第53章:玉玺乱盟,独战群英 (第2/2页)
“玉玺...传国玉玺!”
袁绍猛地从主位上站起,呼吸粗重,眼中迸发出骇人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那方象征着天命的神器握在自己手中。
“此乃天赐!天赐啊!”
袁绍激动地来回踱步,手掌因兴奋而微微颤抖。
“主公,万万不可!”
谋士逢纪几乎是小跑着冲到近前,声音因为急切而显得有些尖厉:“主公,冷静,冷静啊!”
“如今可不是什么玉玺,最重要的是冀州,冀州才是主公根本啊!”
他见袁绍脚步不停,立刻展开剖析,语速快如连珠:“韩馥暗弱,空守宝山而不能用!”
“冀州钱粮广盛,甲兵充足,邺城更是龙兴之地!”
“冀州士族早已对韩馥失望透顶,他们翘首以盼的,是您这位四世三公的袁公啊!”
逢纪见袁绍脚步稍缓,知道说动了些许,立刻趁热打铁,身体前倾,声音压得极低,却字字如刀,直刺袁绍内心最深的恐惧:“主公,您想想!”
“那玉玺在王景手里,会如此轻易地丢吗?”
“就算真如谣言所说,那也是个烫手的火炭!”
“天子尚在长安,您握此物,是欲行董卓、王景之事乎?此举无异于自绝于天下士人,将‘汉贼’之名揽于自身啊!”
“届时,不仅王景视您为敌,关东这些诸侯,更会以‘讨逆’之名,行兼并之实!”
“这不是祥瑞,那是催命符!”
“是取祸之道啊!”
“轰!”
如同一盆冰水从头浇到脚,袁绍猛地打了个寒颤,瞬间从狂热的幻想中惊醒过来。
冷汗瞬间浸透了他的内衫,让他感到一阵冰凉的粘腻。
他缓缓坐回主位,手指用力揉着突突直跳的太阳穴,脸上激动潮红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后怕的苍白和属于政治生物的冷静。
沉默了足足十息,袁绍才长长吐出一口浊气,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和决断:
“元图所言,句句金石!险些误了大事!”
袁绍的眼神重新变得锐利,扫向帐外,仿佛已经看到了富饶的冀州。
“传令!各部按兵不动,给本将军盯紧冀州!任何风吹草动,立刻来报!”
那传国玉玺的诱惑,终究被他内心深处对实力和风险的精准权衡压了下去。
与此同时,袁术的中军大帐内,袁术正激动地来回踱步,脸上泛着不正常的红晕。
“玉玺...传国玉玺!”
他猛地停下脚步,双手在空中虚握,仿佛已经将那至高无上的权力攥在手中:“合该为我袁公路所得!此乃天命所归!”
他眼中闪烁着近乎疯狂的光芒,立刻召来心腹大将纪灵,声音因兴奋而颤抖:“纪灵!速速整军!给本将军直扑洛阳!那玉玺,必须是我的!”
同时,兖州刺史刘岱抚着胡须,眼中精光闪烁。
他自忖身为汉室宗亲,血脉尊贵:“陛下蒙尘,这镇国神器,岂能落入外姓之手?”
“自当由我这刘氏正统来执掌!”
刘岱毫不犹豫,暗中下令本部兵马向洛阳方向移动。
整个联军大营彻底乱了套。
孔伷、乔瑁等诸侯同样被贪欲冲昏了头脑,纷纷召集部将,整顿兵马。
什么讨王大义,什么救驾勤王,早已被抛到九霄云外。
曹操眼睁睁看着这一切,气得浑身发抖。
他猛地拔出腰间佩剑,一剑劈断身前的案几,怒喝道:“诸公!王景放弃虎牢,动向不明,此时正该西进迎回天子,方是臣子本分!为何要去争抢一块石头?”
曹操的怒吼,在充斥着贪婪私语的大帐中,显得如此孤独和无力。
帐外,不知是哪一路诸侯的兵马,已经迫不及待地拔营起寨,卷起尘烟,朝着洛阳方向而去。
那面曾经汇聚了天下忠义之心的“讨王”联旗,在风中无力地卷动着,好似一道笑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