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朕要他成为大唐一把锋利的长剑(求推荐票月票支持) (第2/2页)
这些都是要害所在,真要出了问题,整个天下都会乱。
韦谅太年幼了,即便是他出身京兆韦氏,但只要将来有任何行差踏错,立刻就会被无数的恶意扑上来撕碎他。
官场就是这么现实。
李隆基微微抬头,满意的说道:“朕很喜欢他的敏锐,朝中上下这么多的官员,只有忠嗣察觉到了不对,但却也说不清原因来。”
高力士眉头一挑,皇帝的意思是说,韦谅在这方面的能力,还在王忠嗣之上。
那岂不是将来必然一方节度使的重臣。
“恭喜大家,得了这么一个上佳的孙女婿。”高力士上前半步,拱手贺喜。
李隆基一愣,随即恍然了过来,笑着点头道:“是的,朕都差点忘了,太子那边要将女儿嫁给韦家子,不错,不错。”
“恭喜大家!”高力士再度拱手贺喜。
李隆基摆摆手,神色平静下来,开口道:“其实朕希望在将来,他能够成为,大唐杀向吐蕃,甚至是杀向西域的一把利剑。”
韦谅对于大势的敏锐,尤其是从寒潮联系到吐蕃国内的粮荒,还有整个吐蕃大军调动的猜测,严丝合缝,环环相扣。
便是见惯了天下事的李隆基,一时间都感到惊艳。
甚至于,他从韦谅的身上,看到了一些只有李靖,李勣,苏定方,裴行俭,他们这些太宗朝和高宗朝名将身上所拥有的特质。
“甚至在将来他能够成为稳定西域的柱石,也算是朕留给太子的一把重器。”李隆基微微抬头。
“陛下圣明。”高力士笑着躬身,说道:“不过这人嘛,还是需要圣人多调教个十几二十年,成才再说。”
李隆基忍不住的笑了起来,神色放松的看向高力士道:“还是将军会说话。”
“陛下万寿无疆,江山万年。”高力士认真的拱手。
“好了,免礼吧!”李隆基笑笑,眼底闪过一丝得意,随即他平静下来,说道:“告诉薛畅一声,让他将韦家子带在身边为亲卫,有些东西,好好的教一教,看看能不能教出什么来。”
“是!”高力士肃然拱手。
薛仁贵,薛讷,薛楚玉,都是大唐的一代重将,韦谅若是想要走到李隆基期待的那一步,他还差的很远。
就在这个时候,一名青衣内侍出现在殿门前,对着丹陛之上拱手道:“启奏陛下,兵部职方司郎中李暐求见。”
李隆基神色在一瞬间平静下来,转身抬手道:“宣!”
“喏!”青衣内侍转身,对着大殿之下,高声道:“宣兵部职方司郎中李暐觐见。”
……
一身浅绯色官袍,头戴进贤冠,身材瘦长,眼中带着一丝血丝的李暐,快步走入殿中,面色严肃的拱手道:“臣,李暐,参见圣人,圣人万寿无疆。”
“平身吧。”李隆基看了李暐一眼,随即看向侧畔的帷帐之后,摆摆手道:“元成,将东西给他。”
中书舍人、起居郎李元成从帷帐之后站了起来,快步走到李暐身侧,将刚刚整理好的记录递给李暐。
李暐恭敬的接过,然后仔细的看了起来。
片刻之后,他已经彻底看完,并且将其中内容大半记在心中,然后递还给李元成,最后对着丹陛之上拱手道:“陛下!”
李隆基点点头,目光盯向李暐,问道:“自从石堡城被吐蕃袭夺之后,朝中的声音,爱卿应该听过了。”
“是!”李暐肃然拱手,朝中的声音无非两种,一个是以最快的速度出兵,将石堡城最快的夺回来,另一个就是以稳守为主。
前者是朝中主流,甚至不少文人士子在市井间饮酒闲谈时,也在讨论大唐怎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石堡城夺回。
后者虽然不是朝中主流,但是王忠嗣异常坚持,以他和太子,和皇帝的特殊关系,也不得不让人重视。
李隆基身体微微前倾,问道:“爱卿,这上面的东西你也看了,你觉得速攻之事可成吗,若是不可成,大唐何时能够夺回石堡城,何时能够攻灭吐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