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薛家和安禄山之仇(求月票推荐票支持) (第1/2页)
夜幕笼罩,宫城辉煌。
韦谅一身绿衣金甲,紧紧的跟随在上司薛畅之侧,护送皇帝从兴庆宫,返回大明宫。
一路上韦谅神色凛然。
他距离皇帝并不远,皇帝的神色清晰可见。
看得出来,今日的一番陛见,韦谅成功的在李隆基心底留下了好印象。
这很好。
他在皇帝心中的份量越重,将来面对李林甫的时候,才能够更有底气,也能更有力量和手段。
……
紫宸门外,一众千牛卫躬身目送皇帝进入紫宸门,然后才齐齐转身,朝着丹凤门方向而去。
没人朝丹凤门内多看一眼。
窥伺宫禁,死罪!
尤其,如今在紫宸殿居住的,很有可能是杨太真。
被圣人巧取豪夺的儿媳。
越是接近皇帝的人,在每日出入大明宫的时候,就越是谨慎,而他们越是谨慎,杨玉环的事情,就往复不停的出现在他们的脑海中,从而让这件事很难真正平息。
丹凤门外,众人不由得松了口气。
薛畅看了所有人一眼,摆摆手,让众人各自散去,而他自己则重新返回到丹凤门内。
今夜,轮到他值守丹凤门了。
“走吧,一起喝一杯去。”一名同样绿衣金甲,但身材有些魁梧的少年,走到了韦谅身边。
“程兄。”韦谅对着程若水微微拱手,苦笑着说道:“家母不喜欢小弟饮酒……”
“就喝一杯,走走!”程若水拉着韦谅,朝着平康坊而去,同时说道:“一个冬天没见了,该喝一杯了。”
“好吧。”韦谅无奈的点头、
程若水是卢国公程咬金曾孙,是故右金吾将军、广平郡公程处弼之孙,故右卫大将军、卢国公程伯献次子。
其兄程若冰是太子舍人。
程家是开国功臣当中少有的没有没落的世家,李靖,李勣,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敬德等贞观功臣的后人,早就淹没在历史波涛当中了。
程咬金在世时,便和武后密切,其子程处弼在高宗武后两朝也是安然无恙。
到了程伯献,程伯献和高力士是结拜兄弟。
程若水比韦谅要年长三岁,论起来辈分比韦谅要高一辈,但韦谅是太子妃的亲侄子,程若水厚着脸皮兄弟相称,年幼的韦谅也不好多说什么。
……
平康坊东南,一座偏僻安静的酒楼中。
韦谅目光看向不远处灯红酒绿的教坊,眼神中带着一丝好奇,但更多的是平静。
程若水将一杯酒饮尽,看向韦谅,好奇的道:“所以,陛下是因为太子要让贤弟你做和政郡主驸马,所以才提你为朝议郎的?”
“什么,明明是小弟我体态轩昂、样貌卓异,觐见的时候,又文思敏捷简明简扼,有王佐之才,故而陛下才为之赏识,加授一级散官的。”韦谅有些故作得意的微微抬头。
“你!”程若水看着韦谅,有些无语的说道:“不过是陛下找个借口抬一抬你的品阶罢了,等到你和郡主成婚的时候,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授你驸马都尉了。”
韦谅虽然是正六品下的千牛备身,视同朝中官职考核,然而视同便是视同。
从千牛备身外调,能升入五品是极少的,便是平调为六品实职也是极好的,更多的人是降一等授七品官。
这才是常态。
驸马都尉是五品,郡主驸马的驸马都尉也也是五品。
“谁知道突然有此事的。”韦谅无奈的叹息一声,说道:“程兄知道的,小弟去年病后,就回到韦曲养病,除夕才回得的长安城,谁知道一下子就……就有此幸事,原本的一些想法,也全部都被打断。”
程若水点点头,他认识韦谅三年了。
韦谅一开始入千牛卫不过是备身左右,后来因为千牛备身有空缺,才以他太子内侄的身份,升为千牛备身。
然而刚刚升为千牛备身,韦谅就病了,直接回到了城外的韦曲,除夕夜进的城,本身程若水打算新年拜访的,谁成想,正月初三开始就是连续好几天的大雪。
“不管怎么说,都是好事。”程若水摆摆手,说道:“我家伯爷,就娶了太宗皇帝清河公主,不说现在,在高宗一朝,也是做到了岐州刺史、镇军大将军的位置。”
“嗯!”韦谅点点头,不是谁都能和程咬金的儿子比的。
“对了。”程若水神色严肃起来,说道:“听说你在正月间去了右相府,还见了安禄山的长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