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大家,太子到了(求月票支持) (第1/2页)
平康坊。
相府门前,数十名金吾卫,还有十几名右骁卫,手持刀槊,将长街隔断,地上的尸体被盖上了白布。
看着李林甫的车驾消失在视线之中,万年县令郑岩站了出来,对着在场诸人,淡淡拱手道:“诸位,诸事由万年县负责,诸位可有意见。”
“愿听明府调遣。”赵冷率先拱手,他之所以被留了下来,就是李林甫让他继续介入,甚至领衔一切。
站在一侧,面色有些苍白的金吾校尉跟着拱手道:“金吾周由,愿听明府调遣。”
郑岩侧身看向韦谅。
韦谅拱手,平静的道:“末将只看只听,不说话!”
“好!”郑岩深深看了韦谅一眼,侧身道:“崔器!”
“下官在。”一身深青色官袍,体态魁梧,眼角带着一丝刀疤的中年官员走了出来。
“开始查吧,将这个人所有的一切全都查出来。”郑岩低头,看向地上的尸体,忍不住一阵咬牙切齿。
好好的,你干嘛要刺杀宰相。
现在好了,所有人都能从这件事情中轻松抽身,只有他,现在担下了这个责任,一不小心,就可能会成为替罪羊。
当然,还有最倒霉的金吾校尉周由。
他是已经铁定了要倒霉。
就在这个时候,一道青衣身影从相府当中缓慢的走出,赫然正是李林甫的长子将作丞李岫。
李岫对着众人微微拱手道:“诸君,事情就麻烦诸位了。”
“不敢!”所有人都神色凝重的拱手。
相比于赵冷这个右骁卫参军,李岫这位相府长子,才最令人敬畏。
“不必客气,家中备了热茶和糕点。”稍微停顿,李岫神色严肃的说道:“还请诸位一定要将事情查察清楚。”
“敢不奉命!”众人神色凛然。
……
韦谅抱着千牛刀,看着正在查察情况的万年县尉崔器。
出身博陵崔氏的万年县尉,他的曾祖父崔恭礼,却在贞观年间娶了高祖皇帝的十三女真定公主。
名门世家,皇室血脉,说实话,也不是一个从八品下的万年县尉能够困住的。
不过韦谅注意到的,却是崔器和赵冷之间,似乎相识,但两人之间似乎恩怨,眼一对,就各自冷脸。
崔器,赵冷。
若是再加上一个张小敬就有意思了。
“谅弟!”李岫的声音突然在韦谅身后响起,韦谅转身,看向李岫,拱手道:“表兄。”
李岫点点头,上前和韦谅肩并肩,目光看向地上的尸体,但是神色平静的问道:“今日之事,谅弟如何看,为何会有人突然来刺杀阿耶?”
虽然李林甫将此事定为疯汉所为,但谁都知道,这是一件计划周密的刺杀。
尸体身上穿着的锁子甲,就是明证。
唐律:甲一领弩三张流两千里,甲三领弩五张绞。
民间又有说法,一甲顶三弩,三甲进地府。
这壮汉又是刺杀宰相,又是身穿甲胄,这样的事情,本身就是奔着死志来的。
“阿舅这些年领中书省,罢黜百官,不少人官场失利,有的人疯癫之下,难免会做出过激之举,这不奇怪。”韦谅重新抱刀,宽慰的对着李岫解释。
“嗯!”李岫稍微松了口气,点头道:“的确是这样。”
韦谅稍微侧身,有些不解的说道:“问题在于,以阿舅在长安城的耳目,这样的事情不应该发生啊!”
李岫面色一沉,缓缓的点头道:“的确如此。”
这些年李林甫得罪的人海了去了,但敢于刺杀,有能力刺杀,而且能突破李林甫的重重防备杀到跟前的几乎没有。
但今日,有了。
李岫呼吸凝重起来,他侧身看向韦谅,问道:“谅弟向来思绪敏锐,何处可指教为兄?”
韦谅想了想,目光看向差不多被崔器查察的差不多的尸身,最后就看向李岫,低声道:“既然敢于派死士刺杀,那么说不定,外面该抹去的手脚已经都抹去了,想要从外查耗时耗力,既然如此,阿兄何不从内查,这府里怕是有些不干净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