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爱卿,朕要不要杀了寿王? (第1/2页)
兴庆宫。
南熏殿。
铜鹤独立,青烟袅袅。
韦谅一身绿衣金甲,手按象牙柄千牛刀,神色肃穆站在丹陛左侧的同时,也在默默倾听事情的走向。
皇帝坐在御榻上,神色平静的看着万年县令郑岩呈送上来的奏报,眉头已经皱了起来。
相比于高力士转述的韦谅所言,奏本内容看起来花团锦簇,但实际上没用的话太多。
多数还是在推卸责任。
李隆基放下奏本,抬头看向大殿之外,神色凝思。
一时间,谁也不知道这位圣人究竟在想什么。
就在这个时候,通事舍人卢惟出现在殿门前,神色恭敬的拱手道:“陛下,右相求见。”
“宣!”李隆基淡淡的点头。
“喏!”卢惟转身,向前两步,开口道:“宣中书令,吏部尚书,晋国公李林甫觐见。”
话音之中,一身紫袍的李林甫已经神色庄重的走上金阶,然后迈步走进殿中。
……
空旷的大殿中,李林甫快走两步,上前拱手道:“臣中书令,吏部尚书,晋国公李林甫参见圣人,圣人万寿无疆。”
李林甫话音落下,丹陛之上没有一点回声传来。
十息。
二十息。
三十息过去了,丹陛之上,还是没有皇帝的声音传来。
一下子,李林甫的心直接提了起来。
就连呼吸之间,都变得极度轻微。
不知不觉中整个大殿的气氛已经凛然肃杀起来。
李林甫沉沉拱手,腰也越来越弯。
丹陛之上,李隆基的目光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从殿外收回,他的目光淡淡的落在李林甫身上,许久,才轻声道:“右相,你遭刺杀之事,里外已大致查妥,目前的一切实证都指向是寿王报复,你如何看?”
李隆基在寿王报复四个字上,用力很重。
李林甫猛然惊讶的抬头,随即又赶紧低下。
这是怎么回事?
这和他得到的消息完全不一样啊!
之前赵冷传来的消息,明明是有人在构陷寿王,意图引起他和寿王之间的争斗。
毕竟当年,寿王李琩是李林甫一力支持的太子人选,但这些年,因为杨太真的缘故,李林甫已经逐渐的放弃李琩。
所以构陷李琩以怨恨,派人刺杀他是说得过去的。
但,这是谁都看的出来的构陷啊!
皇帝怎么这样?
李林甫脑中一个恐怖的念头瞬间闪过。
皇帝要杀寿王了。
李林甫的脑海中闪过一丝荒唐,但瞬间一个念头闪过。
因为杨太真之事,皇帝要杀寿王了。
以前的时候,寿王谨慎的待在十六王宅,便是皇帝想要做什么也很难,但现在,有人构陷寿王派人刺杀李林甫,恰好给了皇帝杀人的借口。
什么,寿王是皇帝的儿子。
呵!皇帝杀儿子也不是第一次了,上一次的时候,他一口气杀了三个儿子,甚至其中有一个是太子。
现在再杀一个,又有什么了不得的。
李林甫的脸色一时间变得无比难看!
他该怎么做,他该怎么回答皇帝的问题?
殿中的气氛随着李林甫的低头而变得沉重诡谲起来。
……
韦谅站在丹陛左侧,手紧紧的握着刀柄。
一开始,他也是惊讶于皇帝的说法,甚至他心底还在疑惑皇帝是不是在试探李林甫和寿王李琩如今的关系,直到他看到高力士的脸色一瞬间难看,他瞬间察觉到了不对。
一股难以控制的战栗从心底深处响起。
当知见障被打破,韦谅瞬间认识到了李隆基的恐怖。
他竟然要杀自己的亲儿子。
为了杨玉环,他竟然要杀掉自己的儿子寿王李琩。
抓住一个机会,他就开始下死手。
这……这……这……
韦谅的心里感到无比的荒谬和难以置信,然而在他的心里更深处,却有一个声音告诉他,这很合理。
李隆基连将儿媳杨玉环纳入后宫这种事都做出来了,还有什么事情是他做不出来的。
这样的一桩丑事,虽然李隆基自欺欺人的让杨玉环入道再入宫,从而避开了礼法上的约束,但在长安百姓的眼底,这就是一桩丑事,一桩皇家丑事。
只不过碍于李隆基是皇帝,碍于皇帝威权,碍于这是皇家之事,这才没人在明面上多说什么。
其实大家都是在津津有味的看乐子。
李隆基心底未尝不清楚这一点,但他没有办法。
事情他做了,人他也偷了。
现在只有让李琩用其他罪名,名正言顺的死掉,那李隆基和杨玉环的事情,就不一定是丑事了。
甚至少不了还会有朝臣上奏,说李隆基早就看透了寿王的诡诈阴险,所以才让杨玉环入道的,从而拯救她于水火之中。
有李林甫在,不用怀疑,这种事情一定会有人做出来的。
李隆基和杨玉环,就能没有任何负担的安心待在一起了。
而现在,就看李林甫了。
李林甫要不要置李琩于死地?
这么名正言顺,曾经杀过三个儿子的李隆基,他的心有多热烈,谁都能感受得到。
哪怕最后杀不了李琩,但将他贬为庶人,流放天涯海角,也是完全行得通的。
韦谅的脸色无比的难看,便如同高力士和李林甫一样。
但他们还好,真正承受压力,需要立刻做出艰难抉择的人,是李林甫。
他的脸色比谁都难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