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最大的敌人,是皇帝(求月票) (第2/2页)
这样下一次再有事情发生的时候,李林甫绝对不会被李琩牵连。
他和李琩已经在做切割。
这对东宫是好事。
“嗯,很好。”韦坚稍微放松下来,继续问道:“还有什么?”
韦谅想了想,谨慎的说道:“经历了别院的事情,已经能最大程度的缩小嫌疑范围,但同样的,还是之前的问题,他们为什么要贸然动手,有什么事情逼到他们不得不动手,这个问题下如今越发清晰,所以儿便对圣人说了。”
“你说了?”韦坚的神色顿时严肃起来,不过他想了想,点头道:“你说得对,有了宁王别院的事,很多事情已经很直接,说出来问题不大。”
“是!”韦谅点头,道:“儿说了之后,圣人应该会让大将军去调查。”
韦坚的眼神微微眯了起来,说道:“大将军去查也好,这样能避免很多问题。”
“是!”韦谅低头,眼神间微微凝思。
“好了。”韦坚神色平静下来,问道:“你觉得是会先抓到人,还是会先弄清楚出了什么事?”
“表舅在长安耕耘多年,他如果想要找人,恐怕并不难,只是……”稍微停顿,韦谅摇头道:“正月二十八的太上玄元帝君庙祭祀马上就要开始了,之后马上又是二月的科举。”
“太上玄元帝君庙和贡院全部都在万年县。”韦坚立刻明白了韦谅的意思,眯着眼睛说道:“这样一来,万年县必然会有大半精力被抽调,顾不到这边。”
“是!”韦谅点头,小心的说道:“祭祀和科举都是大事,万年县,还有阿耶的长安县都会忙碌起来,甚至就连京兆府也闲不下来。”
韦坚眉头微微一挑,琢磨着韦谅的话,笑道:“不用这般小心。”
“是!”韦谅拱手,他话里的意思很隐晦,万年即便是有心在李林甫遇刺之事上做出些什么,但只要长安县的动作一大,那么他们被逼着动作也会更大。
更别说还有京兆府,京兆府做事更加的名正言顺,无可指摘。
“那些人也没那么容易被找到。”韦谅摇摇头,道:“以如今的诸方消息,能看得出来,那些人虽然这一次动手有些仓促,但他们准备很充分,用重重手段拖延时间,如今这么久过去,就算最后他们身份被锁定,他们也已经离开长安很久了。”
“所以这一次,右相应该会是徒劳无功了?”韦坚抬起头,声音很轻,但眼神直直的看着韦谅
“是!”韦谅点头,说道:“不仅是万年县和金吾卫,甚至就连儿子用不了几日也会被召回宫,参预祭祀诸事。”
韦坚点点头,说道:“现在最重要的是背后那几个人会不会被找到,同时,他们的身份会不会暴露!”
韦谅拱手,默然不语。
……
东院。
弦月清亮。
韦谅平静的步入中堂,然后在主榻上坐下。
春婉和秋翠站在一侧福身:“少郎!”
韦谅回过神,看了春婉一眼,拿起热茶饮了一口,然后才看向秋翠道:“你阿兄呢!”
秋翠赶紧起身道:“今日阿兄原本要求见少郎,但因少郎今日休息,所以便未敢打扰,至于其他……听说今日秘书贺监今日宴王补阙和崔御史,听说岑郎君也在,元郎君传了消息过来,阿兄便赶去了。”
贺知章宴请王维和崔颢,岑参也在。
王维如今是门下省左补阙,官职不高,但诗名极盛。
崔颢也是一样,他如今是监察御史,但一首《登黄鹤楼》,连李白都要甘拜下风。
岑参如今也在长安,参加科举,只是屡试不第,不过前年一首送《王大昌龄赴江宁》让他名声鹊起。
王大昌龄就是王昌龄,那个时候孟浩然得病,居于襄阳,而李白恰好就在江宁。
当然,杜甫和高适,在现在这个时候,还没有认识李白。
韦谅笑笑,放下茶杯,看向秋翠道:“告诉你阿兄,不用顾虑我这边,该参会参会,该准备准备,一切以科举为重。”
“是!”秋翠认真的福身。
韦谅抬起头,轻声叹息,如果自己也能在就好了。
贺知章,王维,崔颢,岑参,元载,张镐。
若是王昌龄和孟浩然也在就更好了。
不过还好,李白快入京了。
盛事将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