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有功则赏,有忠则赏(求追读) (第1/2页)
二月初八,科举开考。
黎明未起,大明宫笼罩在一片黑暗当中。
无数的侍卫,禁军,内外侍从,却早已经全部清醒了过来,小心的动作。
一身绿衣金甲的韦谅,手按刀柄跟着薛畅身后,等在了紫宸门外,他的脑海中却在不停的回想昨日的厮杀。
数百骑兵前突后奔,冲锋掠杀,全都在他一言命令之下。
这种感觉很不一样。
杀人的感觉很不一样。
很舒服。
韦谅淡漠微微抬头,看向了紫宸门后的九重宫阙。
就在这个时候,紫宸门“吱呀”一声打了开来。
随即,一身赤黄色衮龙袍的皇帝李隆基,坐在御辇上,侧身托着下颚,从紫宸门而出。
韦谅瞬间低头行礼。
等到御辇到身前,左右千牛卫整齐划一的同时转身,随在薛畅身后,紧跟护卫前行。
薛畅就跟在皇帝身体左侧。
李隆基坐在御辇上,侧身看了薛畅一眼,然后看向了后方的韦谅,然后轻轻勾手。
薛畅一愣,但瞬间就向左踏了一步。
韦谅也在同一时间反应过来,向前一步,然后走到了御辇旁边,轻轻躬身道:“圣人!”
御辇步缓了下来,李隆基目光落在韦谅身上,轻声道:“听说卿昨日率三百骑灭一百大食骑兵,而一无损伤?”
皇帝一句话,在场众人的目光全都讶异的落在韦谅身上。
大食,骑兵。
如今在西域,大唐最大的敌人不是吐蕃,而是大食。
自从大食灭波斯之后,经过近百年的吞并,他们已经彻底在波斯站稳脚跟,然后开始窥伺西域。
大食骑兵在西域和大唐不只一次交手,即便是在长安,而已知道大食骑兵的难缠。
韦谅在长安率三百骑兵灭一百大食骑兵,在场很多人都能做得到,但一无损伤就难了。
面对皇帝的问题,韦谅躬身道:“臣是灭了一百由大食人组成骑兵,而一无损失,不过不是率三百骑兵,而是三百骑兵加一千左卫骑兵,适当计算,合理调动,方得一无损伤。”
李隆基目光不由得一挑,大感兴趣。
韦谅虽然说那不过是一百大食人组成的骑兵,也将一千左卫骑兵拉了进来,看似谦逊,分担功劳,但实际上却是在说自己将三百骑兵和一千左卫全部都算计其中。
合理调动,最后方有不伤一兵一卒的战绩。
这样的能力,如果是放在军中郎将中郎将一级,根本就不值得夸耀,甚至损伤一兵一卒,都会被人笑话,但韦谅不过是一个千牛备身,临时指挥,这样的能力就难得了。
“所谓兵法,其实不过是以强凌弱,以多欺少,以实击虚,以快打慢。”李隆基看向韦谅,道:“爱卿说的这话,可真是深得精髓啊!”
“谢陛下夸奖!”韦谅神色认真的躬身,人依旧平静。
李隆基看到韦谅这幅模样,心中十分的满意。
韦谅能力非凡,这是他早就确定的,加上他年纪轻,心性未定,也是他培养韦谅的原因之一。
同样的,让李隆基更满意的,是韦谅在这件事中的抉择。
要知道,这一次刺杀李林甫,背后隐约藏着废太子李瑛残党,这些人是李林甫的大敌。
同样,李林甫和太子李亨的关系也不好。
韦谅是太子的内侄,虽然也是李林甫的外甥,但孰亲孰远还是能分的出来的。
然而,在该给李林甫添乱子的时候,他出手帮忙,但在最后更进一步的时候,他却选择了抽身。
是的,抽身。
昨夜斩杀一百大食骑兵之后,李林甫便悍然调动金吾卫,还有刑部和大理寺,京兆府以及长安万年县,彻底封了萨宝府,对里面展开最全面的搜查,查察更深的幕后真凶。
但这个时候,韦谅却放下一切不管了,直接回了家,第二日便重新回宫中宿卫。
就好像李林甫刺杀案,在他这里已经彻底的结束了。
他一点也没有想要借之前的功劳和李林甫加深关系的打算。
这才旁人眼里看上去有些莫名和不解,但在李隆基的眼里,一切却非常的清晰。
韦谅在和右相府拉开距离。
他既不因太子的事情,而给李林甫添乱,也没有因为做了一点功劳,就去以此和李林甫加深关系,就像是他之前做的一切,不过是在做自己份内的职责罢了。
韦谅是被高力士派到右相府监察案子的调查进度的。
他奉的是高力士的命令,就等于是在奉李隆基的命令。
在他的眼里,右相和太子实际上都不是最重要的,皇帝之令,才是最重要的。
他对于皇帝的忠诚,要胜于和太子和右相的任何关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