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恢复均田制,左相牛仙客的理想(求追读,求月票) (第1/2页)
五月初七,小朝。
韦谅穿一身深绿官袍,手持笏板,肃然站在兵部郎中之列,他的前方是兵部侍郎卢奂。
兵部尚书、侍中,左相牛仙客,站在最前,和吏部尚书、中书令,右相李林甫并肩。
丹陛之上,皇帝在沉吟政务。
李隆基如今还算勤政,每日常朝见两位宰相和六部尚书,偶尔也召,九寺寺卿,五监正等人。
六部九寺四品及以上官员,每三日小朝一次;六部九寺五品及以上官员,每七日参朝一次。
平日里,本该是李暐站在韦谅现在所在的位置,如果他离朝了,按照兵部的规矩,应该是兵部员外郎崔明站这里。
可如今,崔明不在。
韦谅以千牛备身,检校兵部员外郎,知靖安事,站在这里,是合乎制度的。
一整个早朝,皇帝召不少人说话,多数是吏部和户部的侍郎,六部侍郎,韦谅也算认了个全。
兵部的事情,皇帝也问了几句,不过是找的牛仙客这个兵部尚书。
毕竟那日兵部大堂众人的对话,已经被卢奂写成奏本送到了皇帝的手里。
韦谅今日在此,也只是以备垂问罢了。
所以,一整个朝会,韦谅都没被问及一句,就如同殿中绝大多数朝臣一样安静。
韦谅走出兴庆门,不由得轻叹一声,突然,一名门下省录事,从后面叫住了韦谅。
韦谅神色诧异,稍微等了等。
很快,左相牛仙客的车驾便已从兴庆门而出,至于右相李林甫,他被皇帝留在兴庆宫单独召见。
今日在朝堂上最大的事情,便是要开始新一波的天下人口普查。
皇帝在改州为郡之后,开始了他自己的第二步行动,查察天下人口。
这件事情一开,整个天下都要跟着动起来。
再想想皇帝突然之间改州为郡,还有科举时对天下寒门的关注,能看的出来,李隆基是想要趁机做些什么的。
不过这些都不是韦谅可以插手介入的。
他也没这个想法。
因为他知道结局。
韦谅随在左相牛仙客的车驾之侧,护卫他一起返回太极宫,门下省。
……
太极宫,宫城。
门下省在太极殿左侧。
距离兵部官廨相当有段距离。
原本政事堂在门下省,后来裴炎为中书令,就将门下省迁到了中书省。
到了本朝,张说直接提请,将政事堂正式改名叫做中书门下,一直到现在。
门下大殿,金碧辉煌。
韦谅站在殿前台阶上,忍不住朝太极殿的方向看去,然而,整个太极殿,甚至还有后面的两仪殿,甘露殿等,全都掩映在高墙绿荫之后,什么都看不到。
太宗朝时,这里还是天下中心。
高宗朝时,皇帝虽躲在大明宫,但大明宫多是高宗和武后所在,而高宗的其他嫔妃则是留在太极宫,朝事在太极宫举行的也不在少数。
武后后来常年待在洛阳。
中宗睿宗以大明宫为主,但太极宫依旧是天下中心,毕竟朝中六部九寺都在这里。
只有李隆基登基之后,恐惧玄武门,恐惧政变,这才以兴庆宫为主,以大明宫为辅。
然而他就没有想到,如果将来某一日,满朝文武全部都抛弃了他,然后拥立一人,在太极宫登基,他会不会后悔之前的选择?
韦谅转身,稍微整理衣着,然后快步跟上前方的牛仙客,一起朝着左相官廨而去。
如今的中书省,牛仙客任侍中,陈希烈任门下侍郎,但不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所以陈希烈不是宰相。
而陈希烈的为人,在门下省也很低调。
低调的,就跟现在牛仙客在朝中的影响一样。
进入到东殿,左相牛仙客已经换了朝服,衣着宽松了许多。
五月仲夏,天热了许多,空气也是热的。
牛仙客抬头看向跟着进来的韦谅,这才发现,韦谅的目光竟全都落在中央的沙盘上。
沙盘上全都是关中和河洛两个地方的地形。
但仅仅是关中和河洛。
上面密密麻麻的,还有红色黑色和白色的钉子,钉在了每一个州郡之上。
韦谅看的很认真,一侧牛仙客的声音响了起来:“你猜这些东西是做什么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