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奉御郎,五品绯袍,银鱼符(1/2,求追读求月票) (第1/2页)
亲仁坊,韦府。
华灯初上。
一身深绯色长袍,内侍少监黎敬仁站在中堂,手持圣旨高声道:“敕曰:局分六尚,职奉七辇,兹惟优秩,列在通班。
以尔千牛备身,朝议郎韦谅,立身颇恭,守事甚谨,行事多功,宜有所奖,可升于朝。
可尚辇奉御,仍检校兵部员外郎,知靖安事,佐兵部之事,不可懈怠,诸封如故。”
“臣等叩谢圣人大恩,圣人万寿无疆。”韦谅和母亲姜氏跪在地上,沉沉叩首。
“奉御郎请起。”黎敬仁将圣旨放到韦谅手中,然后又对着姜氏行礼道:“平泉县君请起。”
“多谢黎监。”韦谅接过圣旨,搀扶母亲姜氏一起,然后对着黎敬仁躬身道:“请黎监内中奉茶。”
“不必了。”黎敬仁笑着点头,神色无奈的说道:“时间不早了,某还要回宫,”
姜氏站在一侧,看向一侧已经回来的韦忠,心里松了口气,然后上前道:“那就不影响黎监了,韦忠,送黎监。”
“是!”韦忠笑着上前拱手,道:“黎监请!”
黎敬仁看了韦忠一眼,微微拱手:“那某就告退了。”
“黎监慢走。”韦谅上前,将黎敬仁送到了前院门口,然后看着韦忠无声的上前,不露痕迹的往黎敬仁手里塞了什么,他才稍微松了口气。
转身,韦谅跟着母亲姜氏一起回了正堂。
……
姜氏坐在主榻上,看着放在一侧几案上的圣旨,绯色官袍,还有令牌,银鱼符,这才看向韦谅感慨道:“五品官,你阿耶好不容易才升到了五品,你这才多大啊,就已经是五品的尚辇奉御了。”
尚辇奉御,属殿中省尚辇局,从五品上,掌舆辇、繖扇,大朝会则陈于庭,大祭祀则陈于庙。
韦谅从正六品下的千牛备身,升从五品上。
五品官,是朝中官员区别极大的分水岭。
五品官可荫一子为九品官,这是朝中定制。
也就是说,韦谅的嫡长子将来最低也是九品官。
韦谅轻声拱手道:“今日出宫的时候,陛下也没说什么,这突然就下达了恩旨,儿子也有些摸不着头脑。”
姜氏面色沉吟的点点头,道:“陛下行事,向来天马行空,谁也不知道会是如何,不用多考量。”
“是!”韦谅躬身,转口道:“实际上如果不出意外,儿子明年就是从五品下的驸马都尉,如今提前任从五品上的尚辇奉御,其实也没多少区别的,不过是提前了几个月而已。”
“终究是圣人信重,你的三个叔父,二叔韦兰在河南任户曹,三叔韦冰在并州任县令,四叔韦芝更是在蜀中任县尉,距离五品都还远的很,你现在一下子就超过了他们。”姜氏一时间微微有些感慨。
韦坚一家,一共有四个兄弟,一姐一妹。
韦坚是长子,年初的时候,还是正五品上的长安县令,除了长姐薛王妃已经病逝,妹妹太子妃韦氏在太子府外,其他的兄弟都在地方任职,去年冬天大雪,过年的时候,也就都没有回来。
当然,京兆韦氏是个更大的家族。
“不管怎样,你如今已经是五品官了,一切不一样了,这一次总要办一下宴席,宴请一下同族长辈。”姜氏神色认真起来。
京兆韦氏,如今在长安有礼部侍郎韦陟,国子司业韦述,谏议大夫韦见素,秘书丞韦斌等等一众四五品的官员。
当然,在地方,也有太原尹韦济,陕郡太守韦坚等一众官员,人数实际上是很多的。
其他五品以下的官员就更多了。
韦谅如今任从五品上的尚辇奉御,已经拥有了足够和长辈们说话的资格。
更别说,他还有检校兵部员外郎的实职,还知靖安事。
所以,就族中来说,他是应该找个时间,和长辈聚一聚的。
听到姜氏这么说,韦谅略微沉吟道:“不是儿子托大,只是此次儿子能被圣人垂青,十有八九是左相临终遗表的推荐起了作用,如今左相还未归葬,如此享宴多有不妥,圣人那里的观感也不会太好。”
姜氏抬头,随即赞同的点头:“是如此!”
韦谅拱手道:“在兵部这几个月,左相对儿子很是照顾,多方教导不说,还处处鼎力,师长也不过如此了,儿子虽不能明面上做什么,但稍微受礼也还是可以的,至于说和长辈们聚一聚,儿子看,还是放到年底,回老宅,儿子亲自上门请罪。”
“这是什么话,最近的事,阿娘也是知道的,左相待你不薄,你如此做也是应该,甚至族中也应该有所表示。”姜氏摆摆手,道:“左相在世时,我们不方便做些什么,如今人走了,表示一下是可以的。”
“多谢阿娘!”韦谅低头躬身。
“好了,此事你别管了,阿娘和族中长辈商量。”姜氏说完,然后又从袖子里抽出一份地契递上,笑着道:“这是你那夜在公主府作诗后,玉真公主让人送过来的永乐坊的宅子,那里虽然空旷了些,但不比家中小。”
玉真公主的私宅,便是一开始不大,后来也会慢慢变大的。
韦谅那日做了“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和“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诗,赢了安庆宗,也赢了玉真公主这栋宅子。
不过韦谅这些日子都在忙牛仙客的事情,所以这些东西顾不过来,就由姜氏收起来。
“是!”韦谅拱手,小心接过。
姜氏神色认真起来,说道:“你年纪也不小了,人情世故得懂,玉真公主送了你一栋宅子,你起码得回礼些什么,这样人家也高兴,日后有什么宴请聚会,也都会想着你,如今有来有往,才叫人情,而且那是玉真公主。”
如今整个天下,能在皇帝耳边说上话的,能让皇帝无条件选择听的,也就几个人。
玉真公主恰好是其中之一。
和玉真公主交往,绝对不亏。
“儿子明白,儿子回去就找人准备一车的上等丝绢送过去。”韦谅赶紧拱手。
“三车吧,别让人家说我们京兆韦氏小气。”姜氏淡淡的开口。
“是!”韦谅服气的躬身。
“还有,东宫那边,你得找时间去一趟,你给郡主写的那首诗,如今整个长安都传扬了开来,去一趟东宫,正好亲近关系。”姜氏有些好笑的看着韦谅。
韦谅这两年为了准备制举,实际上读了不少书,但没想到他竟然读成了。
甚至现在更是不用再制举,已经是五品官啦。
“儿子先让人传句话过去吧。”韦谅神色认真,说道:“等到左相的事情了结之后,儿子便去趟东宫。”
姜氏算了一下时间,笑着点头道:“好。”
“另外,记得给你阿耶写封信。”稍微想了想,姜氏说道:“再有便是去家庙上柱香吧,告诉祖先,你受尚辇奉御之事。”
尚辇奉御是从五品上的官职,这终究不是一件小事,是需要祭祀先祖的。
“儿子明白,儿子现在就去。”韦谅认真拱手,这才捧着官服告辞而退。
……
后院,家庙之中。
韦谅神色肃穆的将高香插入香炉中,然后叩首。
皇帝庙七,诸侯庙五,世家庙三。
韦谅面前的牌位,是他的祖父韦元珪,他的曾祖父韦师贞,还有他的高祖父韦云平。
韦元珪是开元初年的兖州刺史、银青光禄大夫,韦师贞是高宗朝的光禄寺卿,而韦云平是太宗一朝的度支郎中。
户部之事,重在度支。
度支郎中虽只是五品,但实际却是天下最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