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 > 第408章 袁韩的应对

第408章 袁韩的应对

第408章 袁韩的应对 (第1/2页)

(两章一起发,不好分)
  
  “这可如何是好啊......”
  
  邺城州府,韩馥接到张新调令,心里慌得一批,连忙召集麾下议事。
  
  其实也没什么好议的。
  
  平原那边早在半个月前就开始调兵遣将,分发粮草了。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张新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韩馥遵令,张新就带着他的兵来打他。
  
  不遵,一样打。
  
  只不过张新那边能多一个借口罢了。
  
  反正债多了不愁,虱子多了不痒。
  
  张新想要打他,借口多了去了,也不差这一个。
  
  “刘幽州那边的使者......”
  
  韩馥一脸担忧的看着麾下,“还没回来么?”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外交的重要性,不仅张新知道,韩馥、袁绍等人也知道。
  
  与泥腿子出身的张新不同。
  
  韩馥、袁绍等人出身士族,从小就开始到处结交名士。
  
  搞外交拉关系,可以说是刻在他们骨子里的东西。
  
  沮授闻言摇了摇头。
  
  “还没。”
  
  上次他劝韩馥不要出兵攻打平原,韩馥不听,把他的别驾给撸了。
  
  现在到了承受后果的时候,韩馥又想起了他的智谋,不仅把别驾一职还给了他,还表他为骑都尉,希望他来出谋划策。
  
  沮授对此表示十分无奈。
  
  虽说他也觉得,韩馥这是搞了个烂摊子让他来收拾。
  
  可是没办法,食君之禄,为君分忧。
  
  他也只能尽力谋划。
  
  军事上,沮授建议韩馥分兵驻守魏郡北部的钜鹿郡,以及东部的清河国作为屏障。
  
  同时坚壁清野,坚守不出,以挫张新锐气。
  
  但逄纪对此却有不同的意见。
  
  他认为,张新与孙坚交好。
  
  万一张新不走清河国,而是从东郡借道,直取魏郡,那么他们将士卒派去清河国,反而会削弱邺城附近的守备力量。
  
  哪怕张新不取邺城,他只需要依靠骑兵优势,切断清河国和魏郡的联系,那他们派出去的那些士卒,就相当于是送菜。
  
  要知道,整个冀州就是一大块的平原,一马平川,根本无险可守。
  
  能称得上是天险的,就只有西边的太行山和南边的黄河了。
  
  太行山被黑山黄巾占据,那是张新的人。
  
  黄河......
  
  平原县也在河北,根本用不上。
  
  韩馥只是略微犹豫了一番,就采纳了逄纪的建议。
  
  他现在唯一的优势就是人多。
  
  若是分兵据守,被张新集中力量各个击破,他就会丧失自己唯一的优势。
  
  沮授对此倒也没有表示反对。
  
  逄纪之言有理。
  
  其实最好的策略,就是在张新出兵之前,他们先行出兵,拿下东郡在黄河以北的部分,将战线推到靠近青州那一侧。
  
  只是这样一来,势必会得罪孙坚。
  
  张新在东,黑山黄巾在西。
  
  两面夹击已经让韩馥很难受了。
  
  若是孙坚再从南面攻过来......
  
  沮授思索了一番,对逄纪的计划做了一些补全。
  
  他建议韩馥分出一些兵马,屯驻在魏郡东部的魏县至清渊一线。
  
  如此一来,若张新攻清河,则清渊守军能救。
  
  若张新走东郡,则魏县守军可挡。
  
  韩馥采纳了他的建议,用从事赵浮、程奂守魏县,让袁绍麾下的颜良、文丑去清渊驻扎。
  
  军事上的策略定好,接下来就该走外交渠道了。
  
  沮授放眼望去,突然发现......
  
  怎么外面都是张新的人?
  
  东边的青州,是张新的大本营。
  
  南边是孙坚的兖州,是张新的盟友。
  
  西边的黑山黄巾......
  
  懂的都懂。
  
  北边的刘虞,是张新的旧主。
  
  这么一看的话,冀州早已被张新的势力四面包围了。
  
  不过好在,四周还有一些小诸侯,可以争取一下。
  
  首当其冲的,就是紧邻魏郡的河内太守张杨。
  
  太行八陉中白陉的出口,就在河内郡的朝歌县。
  
  朝歌东边几十里就是魏郡的重要渡口黎阳,北边百余里就是邺县。
  
  若能将张杨拉拢过来,他们就不必在白陉布置兵力,防备黑山黄巾了。
  
  然而正如张新所料。
  
  袁绍的名声太烂,张新善战的名声实在太响。
  
  张杨:我打张新?真的假的?
  
  然后他就以自己是张新故吏的理由,拒绝了韩馥的拉拢。
  
  张杨这边拉不到,袁绍又给韩馥出了个主意。
  
  “辽西公孙瓒膂力过人,其麾下有骑兵三千余人,号白马义从,十分精锐。”
  
  “瓒与张新素有私怨,明公可遣使说之。”
  
  “若能得公孙瓒之助,则我军不必心惧张新骑兵也。”
  
  当初张新弹劾公孙瓒的时候,袁绍就在雒阳,知道有这么一回事。
  
  公孙瓒在官场混了十几年,才混了个辽东属国的长史。
  
  好不容易有统领乌桓突骑去凉州作战的机会,结果因为他贪墨乌桓人的军饷,被张新一封弹劾奏疏,又贬去做县丞了。
  
  袁绍估摸着,公孙瓒的心里应该恨死了张新。
  
  比起历史上都督北方四州的蓟侯,现在的公孙瓒混得着实有点惨。
  
  在原本的历史中,张举、张纯叛乱,鲜卑、乌桓肆掠,持续数年,将幽冀二州搅的天翻地覆。
  
  公孙瓒也是在这段时期,以军功晋升,在董卓进京之前就掌控了万余步骑的兵权,成为一方诸侯。
  
  讨董之后,诸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这时青州黄巾突然进犯渤海。
  
  彼时的公孙瓒已与袁绍结盟,暗中约定瓜分冀州。
  
  见黄巾来袭,公孙瓒领兵击之,在东光南大破黄巾两阵,缴获甲胄辎重无数,俘虏七万余人。
  
  这个东光南,就是之前淳于琼屯驻的那个东光县的南边。
  
  正是凭借着黄巾的馈赠,公孙瓒正式成为三国前期最为强大的诸侯。
  
  没有之一。
  
  当时幽、冀、青、兖四州皆畏公孙瓒之名,各郡县对他派来的太守、刺史等官员,全部予以承认,配合工作。
  
  然而由于张新的出现,张举、张纯还没来得及造反,在家里就被顾雍抓了。
  
  乌桓、鲜卑现在都是大大滴良民。
  
  青州黄巾就更别说了。
  
  公孙瓒的经验包全被张新吃了个干净。
  
  连口渣都没给他剩。
  
  失去了这些经验包,公孙瓒这么多年,也就凭借着管子城那一战的苦劳,在卢植的运作下,勉强混了个校尉之职,手底下只有那可怜兮兮的三千兵马。
  
  就这,其中还有五百兵马,是公孙瓒以随从名义,登记在册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