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 > 第540章 人选

第540章 人选

第540章 人选 (第2/2页)

而贾诩想的是,不管袁术陶谦来不来,反正不能让你曹操舒服了。
  
  不来,将来收回豫州的时候,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阻力。
  
  来了,就让你们打。
  
  你们打的越起劲,张新收复豫州就越轻松。
  
  相比于沮授,贾诩的策略则更偏向于将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中。
  
  张新思索片刻,心中已经更倾向于贾诩和荀攸的主张了。
  
  “文和既能指出问题所在,可有良策教我?”
  
  “此事易尔。”
  
  贾诩抚须微笑,“曹操,豫州人也,明公大可以此为由拒绝。”
  
  “他不是要剿匪么?”
  
  “明公便委一将军之号给他,让他出兵剿匪。”
  
  “至于豫州刺史一职,明公可于朝中选一名士担任,用以掣肘制衡。”
  
  “文和此计甚妙!”
  
  张新大喜。
  
  依照贾诩之言,既能满足曹操出兵剿匪的愿望,也能避免他在豫州一家独大。
  
  至于‘豫州百姓’的请愿?
  
  派个名士过去,就能堵住大部分人的嘴。
  
  毕竟曹操可没有张新的实力。
  
  想要效仿张新,出任本州长吏?
  
  朝中大臣不会同意的。
  
  “文和既献此策。”
  
  张新看着贾诩笑道:“不知可有贤才举荐于我,出任豫州刺史?”
  
  贾诩拱拱手。
  
  “人事任命,明公自决即可。”
  
  “不愧是贾诩,确实谨慎。”
  
  张新心中感慨了一句,站起身来。
  
  “文和费心了,就先回去休息吧。”
  
  贾诩起身行礼。
  
  “臣告退。”
  
  待贾诩走后,张新重新坐下,心中思索着豫州刺史的人选。
  
  此次任命豫州刺史,为的是制衡曹操,因此不能用他自己的人。
  
  得在朝中名士里选一个和曹操不对付的。
  
  “孔融现在好像在陇西当太守吧?”
  
  张新嘿嘿一笑,“要不把他弄过去?”
  
  在原本的历史中,孔融因为得罪了董卓,被便派去黄巾肆虐的北海国做了国相。
  
  孔融作为孔子的二十世孙,名望太过高绝,董卓根本不敢杀他,只能希望他死在青州黄巾的手中。
  
  然而由于张新的存在,青州黄巾早已平定。
  
  孔融虽然还是一样得罪了董卓,但北海国那么安全的地方,就不符合董卓的要求了。
  
  因此孔融就被董卓丢到了陇西去当太守。
  
  陇西紧邻金城,就在韩遂隔壁,境内汉羌杂居,十分混乱。
  
  显然,董卓是希望韩遂或者羌人把他干掉。
  
  说来也奇怪。
  
  像孔融那么嘴臭的人,竟然在陇西那块地方,好端端的活到了现在。
  
  张新入主朝政之后,不少和孔融关系好的大臣,都与张新提过,希望他重新征调孔融入朝。
  
  凉州那地,实在是太危险了。
  
  甚至就连蔡邕也说过这事。
  
  只不过都被张新以‘羌蛮粗俗,不知礼仪,孔陇西为圣人孙,正好教化’为由给否了。
  
  像孔融这种出身名门望族,自恃身份又嘴臭的人,张新可不想与他同朝共事。
  
  打不能打,骂不能骂,杀又不能杀。
  
  就让他在边疆老老实实的待着吧。
  
  然而现在要制衡小黑胖子,张新一下子就把他给想起来了。
  
  历史上这货可没少骂那小黑胖子。
  
  “呃......不对。”
  
  张新突然想起来了。
  
  孔融是鲁国人,也是豫州治下,做不了豫州刺史。
  
  “嘴臭孔不行,还有谁呢......”
  
  张新愁眉苦脸,突然灵光一闪,竖起一根手指,脸上露出了智慧的表情。
  
  “诶,边让这人不错啊......”
  
  历史上曹操最恨的三大喷子,边让、孔融、祢衡。
  
  孔融做不了豫州刺史,祢衡现在年纪还小。
  
  边让就很合适嘛!
  
  一来,他是兖州人。
  
  二来,他也做过九江太守,有治理一方的经验。
  
  别管他的实际能力行不行,有这份资历在,通过任命的问题就不大。
  
  再者说了,他越无能,就越符合张新的利益。
  
  正好孙策前几天来送贺表的时候还吐槽了,他在兖州天天被边让喷,已经快受不了了,想问问张新这人能不能杀。
  
  现在好了。
  
  边让出任豫州刺史,既能制衡曹操,又能让好徒弟不再挨骂,还能让他去骂小黑胖子。
  
  简直就是三赢。
  
  心中计议已定,张新露出了一个轻松的笑容,拿着小皮鞭就找董白玩耍去了。
  
  日月轮转,很快就到了五日一次的朝会时间。
  
  刘协坐在龙椅上,双目无神。
  
  张让开始走流程。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张新出列。
  
  “臣张新有本奏。”
  
  刘协的双眼恢复了一些神采,看向张新。
  
  “大将军请讲。”
  
  张新巴拉巴拉,把曹操申请做豫州刺史的事情讲了一下。
  
  他不给归不给,流程还是要走的。
  
  “大将军。”
  
  朱儁闻言立马出言道:“下官没记错的话,曹孟德是豫州沛国人吧?”
  
  曹操当年也在雒阳做过几年官,尤其是杖杀蹇硕叔父之事,让百官对他印象深刻,知名度颇高。
  
  “对啊。”
  
  张新点头。
  
  “本州人如何能为本州长吏?大将军岂不知国法耶?”
  
  朱儁心中得意。
  
  可算抓到黄巾小儿的辫子了。
  
  “太尉之言有理。”
  
  张新将豫州百姓联名的事说了一下。
  
  “不妥不妥。”
  
  淳于嘉也表示了反对,“如此有违国法。”
  
  “还是大将军开了个坏头。”
  
  朱儁抓住机会开喷。
  
  “所以我不是只做了几个月冀州牧就卸任了嘛......”
  
  张新委屈巴巴,“既然二位都认为此事不妥,那就否了呗。”
  
  “嗯?”
  
  朱儁有点意外。
  
  黄巾小儿今天怎么这么好说话?
  
  “否了吧。”
  
  淳于嘉点点头,“此事可一不可再二,否则地方会有割据之危。”
  
  三人达成一致,小黑胖子的豫州刺史木有了。
  
  “不过......”
  
  张新话锋一转,“豫州境内如今匪患丛生,确实也需要一刺史统筹调度。”
  
  朱儁闻言正欲开口,却听到了淳于嘉的声音。
  
  “不知大将军可有贤才举荐?”
  
  “诶,懂事。”
  
  张新心里满意的点了点头,微微一笑。
  
  “我意举荐兖州名士边让出任豫州刺史,不知司空、太尉以为如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