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我只做我认为正确的事情! (第2/2页)
只要观点碰撞,那么争吵就不会停止。
许万清楚,他跟拉里-布朗关于篮球的理念碰撞会越来越激烈。
短暂的安宁他并不需要。
“该死的菜鸟!”
拉里-布朗看着许万径直离开,突然感觉有些头疼。
强硬如阿伦-艾弗森,都拜倒在了他的“温情”之下,这个菜鸟却无动于衷。
“这就是代沟吗?”
现在的球员真是越来越有个性了!
“他很棒,那场夏季联赛也证明了这一点,事实上,他现在比那个时候还要出色太多。所有人都在期待他的首秀,敬请期待吧,那个才华横溢的家伙,会带来你们期待以上的表现!”
第二天媒体公开日,拉里-布朗面对媒体,还是选择了继续向许万示好,对他赞不绝口。
记者们很意外,他们想不起来上一次拉里-布朗如此盛赞一个新人是什么时候了。
乔-杜马斯很欣慰,这个固执死板的老头,还是知道顾及球队体面的。
许万面对媒体也没像平常那样吐槽拉里-布朗。没有任何球队的管理层喜欢自己的球员“大嘴巴”一般,将球队内部的矛盾往外说。谈及拉里-布朗,他只是淡淡说了句“所有人都知道,拉里的经验无比丰富”。——经验可以是很多方面的,可以是执教经验,也可以是打压经验。
跟前几次一样,媒体们再度提及了勒布朗。
是对许万上次那番话的回应。
“勒布朗很期待跟你在新赛季第一场比赛后交换球衣!”
“那就让我们期待这件事情发生吧!”
采访结束后,活塞队全员拍摄定妆照。
许万跟首发们一起拍了“定妆照”,然后又拍摄了单人照。
“许,你能做你额头贴着篮球那个动作吗?”
摄影师拍摄前提出要求。
许万露出了无奈的表情。
《体育画报》让他“感应篮球”的动作火热出圈,也让他这个动作,成为了每一次采访,记者还有摄影师都期待他做的pose。
就快做吐了。
但他还是做了。
这个动作,就是他的标签。
媒体公开日后。
联盟公布了新赛季的赛程。
活塞队的“揭幕战”就是在主场面对上赛季东部决赛将他们淘汰的新泽西篮网。
赛程一出,整个球队的氛围变得凝重。本-华莱士他们期待复仇。对于拉里-布朗,这自然也是一场非常重要的比赛。赢下篮网队,他到来所产生的改变不言而喻。
活塞队开始了更为细致的战术演练。
其中包括了进攻端的战术。
拉里-布朗跟许万的篮球理念开始发生激烈且频繁的碰撞。
布朗是迂腐的“古典派”。
缓慢的“阵地战”进攻是他的最爱。
球队配合下冗长的“团队出手”是他看来最合理的出手方式。
同时,他痛恨三分球!
三分球意味着更快的进攻节奏,以及不可控的长篮板。
94~95赛季的步行者队在他的执教下,每场比赛只出手了6.1次三分球。
尽管那不是三分球主流的年代。
但在拥有“历史三分王”雷吉-米勒的情况下,步行者队全队一场比赛只有这样的三分出手频率,足可见他对三分出手到底有多厌恶。
而他所厌弃的这一切,都是许万所追求的。
他很清楚,防守反击是联盟未来的趋势。
活塞队拥有着可能是新赛季前三的防守资本,再加上他这位出色传球手的策应,完全有理由成为联盟最好的“防守反击球队”。
真要浪费这么好的防守资源。
在每一个回合成功防守后,慢悠悠地压着节奏打阵地战吗?
他做不到。
而在快速的“防守反击”中,三分球是出现机会最多的得分手段。
拉里-布朗起初还容忍了几天,但看着他越来越过分,开始鼓励奥库这样的大中锋投射三分球,积攒的情绪爆发。
“别他妈再投三分了,除非你不想再上场了!”他恶狠狠地朝着奥库怒骂。哪怕奥库的三分球钻进了篮筐里。
“我们要用正确的方式打球不是吗,拉里?这就是正确的方式,我对此深信不疑!”许万鼓励了奥库,自然要在这个时候替他出头。
听到自己的经典名言被许万这么胡乱说出口,忍了好几天的拉里-布朗终于怒了:“够了,该死的菜鸟,闭上你的嘴吧,你才打了几天篮球,你根本不懂什么叫篮球!”
“但你懂的那些,夺不了NBA的冠军,教练,过去二十多年一直在证明这件事情!”
许万以事实痛击,也令火山彻底喷发。
“我说了,闭嘴,还有从这里滚出去!”拉里-布朗伸手怒指,气氛剑拔弩张。
本-华莱士还有助教伍德森急急上前,想要将许万拉出训练馆。
许万没有为难这两个人,但在离开前,他还是重申了自己的观点:“我只做我认为正确的事情!”
拉里-布朗从来没觉得有比阿伦-艾弗森更棘手的刺头。但第二天,看到许万早早来了球馆加练,练的还是他妈的三分,他确信,许万就是那样的家伙。
可这样的家伙身上,又有着令所有主教练都满意的特质,哪怕他对许万有着重重意见,也不得不否认这家伙这些天在训练场表现出来的:
出色的天赋、老练的比赛感觉,还有……
足够勤奋的端正态度!
就冲这些优点,拉里-布朗愿意拯救许万,将他从执迷不悟的泥潭中拉出来。
“许,我们聊聊!”
“不好意思,教练,我赶时间,我起码还有三组投篮训练需要完成!”
许万拒绝了。
他不觉得这次谈话就能解决他跟拉里之间的分歧。
他也不想和解,他只想赶走拉里-布朗。
现在,就不要浪费时间了。
拉里-布朗没想到许万居然敢直接拒绝跟他沟通。
这个该死的刺头!
他气呼呼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