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1 章 夜战(六)哥萨克骑兵辉煌的时刻! (第2/2页)
于是,仿佛已经抓到敌人命门的曹福林,下达了总攻的命令:派出2旅的两个团,对独立混成旅的3团阵地发起进攻,打算一举歼灭独立混成旅。
在14师师部后方的一座小山上,米哈伊尔上校和科马罗夫少校等白俄军官们,一个个神情傲然地站在那里。
他们的目光,紧紧锁定着几公里外的14师阵地。
早在独立混成旅抵达伊川境内时,米哈伊尔上校就已经领着两个营的哥萨克骑兵,悄然离开了大部队。
他们一路潜行,不仅顺便解决掉了14师的骑兵斥候,还彻底避开了敌人的侦察。
为的,就是在最关键的时刻,给14师一个惊喜。
当14师迫击炮营开火的那一刻,米哈伊尔上校就知道该他们上场了。
收到刘镇庭的通知后,米哈伊尔上校眼神都变得狂热起来。
哥萨克骑兵!曾被誉为“天下第一骑兵”。
许多年了,流亡在外的米哈伊尔上校,一直压抑着心中的这份荣耀。
作为一名白俄贵族,他曾经拥有过辉煌的过去。
然而,近年来,他的生活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被迫离开祖国,四处漂泊,经历了无数的苦难和挫折。
特别是在上海那个繁华的国际大都市里,他看到了那些与他肤色相同的洋人,过着奢侈、放纵的生活。
他们左拥右抱,享受着无尽的财富和权力,而他却连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都难以维持。
黄油和伏特加,这些曾经是他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
可自从流亡之后,变成了遥不可及的奢侈品。
更让他感到痛苦的是,他不得不将自己最体面的军装和礼服变卖,以换取一些微薄的收入。
那一刻,他失去了作为一名贵族和帝国军官的尊严和身份。
他不再是那个骄傲的、受人敬仰的大人物,而是一个流离失所、穷困潦倒的难民。
尤其是,跟随他的哥萨克勇士们,变成了只能干粗活的劳力,甚至还要干一些小偷小摸的勾当。
而跟随他们女性家属们更可怜,有的甚至要出卖肉体,才能换来一顿温饱。
这种巨大的落差,对他和他身后的白俄官兵们的自尊心造成了沉重的打击,他们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
然而,命运的转折点却在他结识刘镇庭这位军阀之子后悄然降临。
自从归附刘镇庭后,他们的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刘镇庭不仅为他们提供了舒适的住所,还慷慨地给予了他们比伏特加还要烈的白酒。
这种烈酒,让他重新找回了一些曾经的豪情壮志。
而且,刘镇庭还给他们发放高额的军饷,这使得他们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然而,最近,最近许多中国军人对他们所享受的优厚待遇提出了质疑。
面对这种情况,他知道,现在是他们证明自己价值的时候了。
他们不能再被人看作是依赖他人施舍的寄生虫,而是要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和忠诚。
“终于,该我们上了!”米哈伊尔上校的声音低沉而坚定,透露出一种压抑已久的兴奋。
他的脸上没有丝毫表情,但那双眼睛却闪烁着冷冽的光芒。
接着,他转过身,动作利落地翻身上马。
其他白俄军官们也纷纷效仿,迅速骑上自己的战马。
他们手中紧握着马刀,刀身闪烁着寒光,仿佛在诉说着它们即将带来的杀戮与血腥。
米哈伊尔上校面无表情地看着他的部下们,用俄语低吼道:“勇士们!重现哥萨克骑兵辉煌的时刻到了!”
他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乌拉!乌拉!”他身后的哥萨克骑兵们迅速抽出随身的马刀,狂热的大喊道。
“出发!”
随着这一声令下,米哈伊尔上校一夹马腹,如离弦之箭一般冲下山去。
哥萨克骑兵们纷纷驱动胯下的战马,一个个战意盎然的挥舞着马刀紧跟其后。
他们的马蹄声响彻山谷,如同一股黑色的旋风席卷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