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抗日:从火烧靖国神厕开始 > 第 57 章 办军校。

第 57 章 办军校。

第 57 章 办军校。 (第1/2页)

真正掌握了洛阳后,才发了让刘鼎山头疼的事。
  
  他那份占领洛阳的志得意满没持续几天,就被现实抽了无数个大耳刮子。
  
  他是军人出身,手下都是大老粗,哪懂得治理一座城市啊。
  
  刘鼎山才后知后觉地咂摸出味儿来——这啃下来的哪是块肥肉,分明是个扎手的仙人球!
  
  在嵩县?他是爷!
  
  县城拢共就屁大点地方,街上打个喷嚏,半个时辰不到就能传到四乡八里。
  
  士绅和县城里的地主们,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祖坟埋哪刘鼎山都门清。
  
  他们管着摊贩收税、县内的琐事,刘鼎山也乐得当甩手掌柜。
  
  手底下那群拿惯了枪杆子的弟兄们,最适合干的活儿就是维持“秩序”和每月初五雷打不动地到商会、大户人家门口“拜访”——“保护费”收得顺溜又明白,钱粮哗啦啦流进他的口袋,日子过得简单又舒坦。
  
  可洛阳不一样!乖乖,这城墙都比嵩县的厚实三圈!
  
  城里有洋行、银行,有工厂、商店,还有最敏感的铁路。
  
  政府部门也分门好多类,哪有县城里那么简单。
  
  他想想自己手下那帮只会舞刀弄枪的官兵们,再看看那堆叠在案头、写满蚂蚁爬似的字的文件和账簿,一股巨大的无力感瞬间攫住了他。
  
  这帮手下,让他们踹开衙门大门没问题。
  
  可让这帮人去坐堂审案子、收税算账、管理铁路?那还不如指望驴子绣花!
  
  放任不管?那就出大乱子了。
  
  他仿佛已经看见那帮子油滑世故的旧官吏和富得流油的士绅们,在他眼皮子底下拉起一张无形的大网。
  
  阳奉阴违,左右勾连,打着他的名义从底层人民手里榨取财富。
  
  更要命的是,洛阳三年内的田赋、厘金、杂税……早就、早就被前任搜刮一空,预收到了五年后啦!
  
  虽然知道各地税收早就提前征收了,可没想到洛阳城被搜刮的这么干净。
  
  除非他把这苛捐杂税再重复刮一遍(那简直是把“鱼肉乡里”四个大字刻脑门上等人造反),或者玩出点新花样。
  
  否则未来几年,别说扩充势力,就是他的兵都养不起了。
  
  这偌大的洛阳城,就是一堆啃不动的铜墙铁壁,他刘鼎山连一个铜子儿的进项都甭想!
  
  可是,他明明看到这些洛阳城的士绅和当官的,一个比一个吃的肥头大耳,一个比一个穿的光鲜亮丽。
  
  这也从侧面证明了一件事——不管什么时候,一个地方的权利永远都在当地士绅手里。
  
  有那么一刻,他忽然挺佩服张大帅的,一个人把东四省收拾的明明白白。
  
  “哎!他妈了个巴子!”刘鼎山躺靠在椅子上,长叹一口气。
  
  一想到这些脑门子就突突地疼,那感觉就像被一群马蜂围着蛰,心烦意乱。
  
  他习惯了战场上的冲锋陷阵,习惯了用枪炮和拳头说话。
  
  但这种藏在笑脸后的软刀子,这种用账本和规矩织成的网,真叫他有力无处使,抓心挠肝。
  
  偏偏这个时候,洛阳城里那些八面玲珑的士绅大佬和地方上的老官僚们,对他这位新来的“保护伞”,展现出了令人窒息的“热情”。
  
  烫金的大红帖子雪花般飞来,“恭请刘司令光临寒舍接风”、“略备薄酒为司令洗尘”、“务请司令赏脸指点”……
  
  一场接一场的酒宴排满了日程,精致得不像人吃的菜肴流水般端上来,窖藏的老酒能把人魂都泡软。
  
  除了这些,竟然还明目张胆的给他送女人。
  
  刚开始,刘鼎山是来者不拒。
  
  毕竟以后要管理好洛阳城,最起码得跟这些本地权贵们搞好关系。
  
  可是,到了饭桌上,刘鼎山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软刀子”了。
  
  这些本地士绅们个个红光满面,表面上是恭敬异常,口中翻来覆去地叫着“司令”、“青天”、“保护桑梓的大恩人”。
  
  然而,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气氛“热烈融洽”之时,这些士绅们便恰到好处地开始唉声叹气。
  
  其中一位富商,苦着脸抱怨道:“唉,司令啊,您是不知道,这连年战火下来,鄙人那点产业,缩水了七成都不止啊……”
  
  那边刚抱怨完,这边这位就接上了话:“是啊是啊,家家都难!这几年生意挣不到钱也就算了,还提前把几年后的税收都给交完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