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2 章 这是我们中国人的地盘。 (第1/2页)
当西北军跟常老板的部队打的有来有回时,按照计划应该同时出兵从山西、河北南下的晋军,忽然没了动静。
原来,阎老抠这个官迷又被常老板这个政治高手给忽悠了。
从第二次蒋冯大战开始,常老板就打算分化冯、阎二人。
常老板的“头号说客”何成浚,亲自赶往太原与阎老抠进行谈判。
在谈判中,常老板承诺将整个北平、天津地区的行政管理权及税收权移交给阎老抠。
这一区域是华北最富庶、最重要的政治经济中心,拥有丰厚的关税和工商税收(包括天津海关)。
对长期固守山西、冀中,向华北扩张的阎老抠而言,这是极具战略意义的势力范围突破,使其从“地方军阀”升级为控制华北核心区的巨头。
除了实际利益之外,还给了阎老抠最心动的政治地位。
常老板以国府名义,授予阎老扣陆海空军副司令的高位,这是仅次于常老板的全国第二号军事职务。
这一头衔不仅象征对晋绥军的承认,更赋予阎老扣节制华北军政事务的合法性。
此前,阎老扣虽占据山西、绥远、察哈尔三省及北平、天津两市,但始终缺乏中央层面的正式授权。
常老板此举既满足了阎锡山“华北王”的野心,又将其纳入中央体系,削弱了冯奉先联合反蒋的号召力。
除此之外,常老板还利用惯用的银弹攻势,向阎老扣支付800万现洋作为“开拔费”,直接解决晋绥军出兵的财政压力。
同时承诺在战后优先补充晋军武器弹药(包括德械装备),强化阎老抠的军事实力。
就这样,在常老板的一系列手段下,阎老抠再次选择背信弃义,按兵不动。
就在西北军与唐主任的部队打的胜负难分之时,常老板的中央军终于赶到了河南战场。
当看到西北军已经处于劣势后,阎老抠又站了出来。
1929年11月5日,阎老抠正式通电就任陆海空军副司令。
随后,立刻派兵从山西南部渡过黄河,进入河南西部山地。
与中央军配合,对西北军孙良成部形成包围。
而此时的孙良成,这才反应过来,他们又被阎老抠给卖了。
秋日的寒风卷起路上的尘土,打在飞驰的福特卡车篷布上,发出沉闷的“噗噗”声。
一身西服的刘镇庭,就坐在福特卡车的驾驶室内。
得知父亲的部队打了胜仗,并且已经转移到后方休整后,刘镇庭激动的心情终于平复了下来。
等来了欧洲运来的第一批军火后,刘镇庭就迫不及待的领着白俄人,登上了前往安徽的火车。
为什么不直接回洛阳,是因为自从10月2日后,郑州以西至潼关段被南京列为军事禁区,所有民用列车一律禁止进入河南。
当火车开到安徽后,刘镇庭只好带着有战斗能力的一部分白俄士兵和采买的军火,换乘汽车赶往洛阳。
剩下的白俄人,被暂时留在了这里,等待以后再想办法接回洛阳。
还好刘镇庭与上海各大洋行关系很好,在他的要求下,英、法、德、日四国的洋行都派了人随行。
并且,安徽这边洋行分行也提前帮忙准备好了卡车车队。
要不然,别说军火运不回去,就连刘镇庭本人想回到洛阳都难。
“老板,前面有哨卡。”副驾驶座上的董云程突然开口,明亮的眼睛警惕地盯着前方。
刘镇庭猛地直起身,顺着董云程的目光望去。
土路尽头架着两挺马克沁重机枪,中央军士兵穿着灰布军装,帽子上的青天白日徽章在阳光下刺眼。
哨卡前堆着路障,哨卡的士兵正粗暴地检查着来往的行人。
“别慌。”刘镇庭拍了拍董云程,对他说:“有洋人在,不用担心。”
与此同时,哨卡的士兵老远就听到卡车的轰鸣声。
看到眼前出现了一队卡车后,在一名中尉的命令下,所有士兵连忙趴在沙袋后面,架起枪瞄准着车队。
车队还没有完全停稳,那名中尉举起手里的盒子炮,黑洞洞的枪口直指着车队,嘴里还大声地吼叫着:“停下!都给老子赶紧停下!谁他妈再敢往前开一步,别怪老子手里的家伙什不长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