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抗日:从火烧靖国神厕开始 > 第 118 章 镇嵩军登场。

第 118 章 镇嵩军登场。

第 118 章 镇嵩军登场。 (第1/2页)

民国十八年,也就是1929年11月下旬,西北军主力被彻底击溃,残部退守陕西、山西边界。
  
  眼看西北军失势,为了保存实力的镇嵩军首领刘镇华,公开向全国通电:宣布镇嵩军正式脱离西北军,拥护南京中央政府。
  
  并且,愿意接受南京政府的改编。
  
  急需拉拢地方势力,巩固此次胜利的常老板,立即任命刘镇华为第十一路军总指挥,并允许其收编西北军残部,并驻防河南西部。
  
  此时,刘镇华的部队就驻扎在陕县,控制豫西通往陕西的咽喉要道。
  
  陕县,也称陕州(今三门峡),属河南省直辖县。
  
  深秋的风卷着黄沙,掠过豫西门户陕县城垣的斑驳砖墙。
  
  陕县县城内戒备森严,街道上巡逻的士兵,虽然依旧穿着缝缝补补的破旧军装。
  
  可肩膀上,已经缝上了印有的“第十一路军”的新臂章。
  
  这是刘镇华通电全国、宣布脱离西北军、归顺南京中央政府后,新获得的番号。
  
  此刻,刘镇华的指挥部和住所,就设在陕县城内唯一一座还像回事的院子内。
  
  然而,投机成功的刘镇华,似乎并不怎么高兴。
  
  他坐在宽大的红木书案后,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那份来自南京的委任状,眉头紧锁,眼神里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
  
  为了在投靠南京时争取更大的筹码,也为了在即将到来的整编中占据有利地位,他向常老板虚报了兵力——两万两千人,一个军的编制。
  
  可现实是,他的麾下满打满算才一万五千人。
  
  当初投靠西北军的时候,西北军自己都穷的叮当响。
  
  所以,刘镇华只能自筹军饷。
  
  别看陕县控制着陕西至河南的交通要道,经常可以收取“过路费”。(主要是鸦片)
  
  可光一个陕县,也养不起刘镇华的一万多人。
  
  虽然,曾经担任过陕西督军的他,这么多年来积累了不少财富。
  
  可私产是私产!部队是部队,他怎么舍得拿私产来贴补部队。
  
  也正是因为这个思想,导致他的部队到现在,还穿着破破烂烂,打着补丁的军装。
  
  就在他愁眉不展的时候,他的参谋长快步来到他面前,汇报道:“报告总指挥,刘副指挥(刘茂恩)刚刚回来了,灵宝、伊川、渑池三县……的“征兵”任务完成了。”
  
  刘镇华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如释重负,又带着一丝狠戾。
  
  他站起身,踱到窗边,望着灰蒙蒙的天空,沉声说道:“好!总算是凑齐了。”
  
  “走,去军营!我要亲自看看,得督促书霖、得英(万选才)他们抓紧训练!”
  
  “南京的特派员随时会到,绝不能让人看出破绽!”
  
  随即,转身就朝屋外走去。
  
  陕县县城郊外的兵营内,尘土飞扬。
  
  一万多名老兵和新抓来的壮丁混杂在一起,进行着最基础的队列训练。
  
  口令声此起彼伏,但队伍松松垮垮。
  
  这些被抓来的新兵们步伐凌乱,一个个眼神呆滞、茫然、愤怒、不甘和委屈。
  
  而且,连军装还没来得及换上。
  
  而那些老兵们一个个衣衫杂乱,如同乌合之众一样,脸上还挂着不易察觉的麻木和轻蔑。
  
  刘茂恩,刘镇华的胞弟,以副指挥、64师师长身份亲自督训。
  
  为了让这些刚抓来的壮丁快点学会最简单的站队,齐步、跑步动作,刘茂恩将自己亲兵全部派下场。
  
  他的亲兵们一个个脸色铁青,手持马鞭,不时厉声呵斥动作迟缓的新兵。
  
  鞭梢偶尔抽在地上,发出脆响,吓得新兵们一哆嗦。
  
  但凡有新兵做不对,一鞭子就甩过去。
  
  如果碰上笨的、木讷的,直接揪出队伍,当着所有人的面猛抽、猛打。
  
  甚至,为了立威,已经打死了好几个今天刚抓来的壮丁。
  
  相对刘茂恩,65师师长万选才的态度和耐性就好多了。
  
  他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指挥着老兵们进行示范动作,并嘱咐老兵们尽量不要打骂这些被抓来的壮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