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造反这种事情,他们都这么狂热的么?【爆更求好评】 (第2/2页)
"王爷!您莫忘了,您手中还有着这一份先帝密诏!"
朱载烨瞳孔骤缩,帐中诸将更是呼吸都为之一窒。
只见那绢帛边缘绣着五爪金龙,展开后赫然是朱砂写就的遒劲字迹:
【朕崩后,新君幼小,你多扶持。君有道,则助,镇守边关。君无道,汝可持此诏入京,清君侧!诛佞臣!正朝纲!】
朱载烨接过密诏的手指微微发抖,他们的决心这么坚定么?
除了这字像是刚写完不久,墨迹未干透之外,连这传国玉玺的印章都像是真的。
"王爷!"
张玄素重重叩首,额头渗出血丝:
"世子惨死,陛下却秘不发丧,分明是要逼您造反!如今既有先帝密诏,我等出兵名正言顺!"
帐中死寂片刻,突然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吼声:
"清君侧!正朝纲!"
"清君侧!正朝纲!"
“清君侧!正朝纲!”
声浪震得牛皮大帐簌簌颤抖,火把的光影在朱载烨脸上投下明暗不定的阴影。
他缓缓闭目。
脑海中闪过儿子儿时蹒跚学步的模样,闪过小皇帝登基时稚嫩的脸庞...
都是血脉宗亲,何至于此!为什么非要弄得兵戎相见的地步。
“我们有多少可战之兵?多少能动,多少不能动?不要隐瞒,说实话!”
“大王,咱们字面上是五十万大军,实际…边军略有不足,骑兵,战兵,算上辅兵,后勤,共计约二十八万。
九府不能无人驻守,可动用的骑兵一万,精兵约三万,战兵约六万,剩下的十八万人分布九府,要留下防备鞑子。
此时要速战速决,速去速回,时间久了鞑子这边发现端倪,知道咱们大明内乱,会有南下之危。”
“不过,属下有一策,能让鞑子自己内部先乱,无暇他顾。
起码能争取三个月的时间。”
朱载烨猛地睁眼,眸中最后一丝犹豫化为决绝。
他转身拔出帅案上的令箭,"咔嚓"一声折为两截:
"击鼓!聚将!"
"咚——咚——咚——"
沉闷的鼓声瞬间传遍军营。整个北疆大营如同苏醒的巨兽般躁动起来。
朱载烨站在点将台上,身后太平大纛在朔风中猎猎作响。
他举起那卷密诏,声音随亲兵层层传递,传遍三军:
"先帝密诏在此!陛下受奸人蒙蔽,残害忠良!本王决定,今日起兵~"
"清君侧!"
朱载烨的声音在朔风中回荡,十万兵丁的刀枪映着寒光,如林矗立。
"三军听令!"
"赵破虏率五千轻骑为先锋,十日内务必拿下居庸关!"
"末将领命!"赵破虏单膝跪地,眼中杀意凛然。
"张玄素随中军行进,沿途传檄各州府,言明我等奉先帝密诏清君侧,非谋反!"
"是!"
"其余诸将,各率本部兵马,随本王——"
朱载烨拔出腰间佩剑,剑锋直指南方:
"入京!"
太平王朱载烨举兵“清君侧”的消息,如同平地惊雷,瞬间炸翻了整个京城!
“太平王反了!”
“据说带八十万大军南下!”
“前锋已破居庸关!”
恐慌如同瘟疫般在街巷间蔓延。
PS:多谢弟兄们的五星好评,确实给力,硬生生的把评分提到8.7,狗哥拜谢,爆更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