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刘备练兵,将内卷进行到底 (第1/2页)
次日一早,刘备便奉诏来到洛阳西门外的平乐观。
平乐观原本位于长安上林苑内,毗邻建章宫,汉明帝永平年间,将原长安飞帘、铜马等建筑构件迁移至洛阳,在西门外重建平乐观,作为皇家宴飨、庆典活动的重要场所。
刘宏诏令何进大发四方兵后,又差人在平乐观盖了一大坛,坛上建十二层五彩华盖,高约十丈,又在东北盖小坛,建九层华盖,高约九丈。
围绕大小坛,可横列步兵、骑士数万人。
得知刘备受封为假校尉,可挑选猛士千人驻平乐观,赵云亦是欣喜不已:“大哥如今得天子厚重,今后欲立功名,事半功倍矣!”
随赵云驻扎在平乐观的八十猛士,亦是欣喜。
刘备的前程越是明亮,众人能立功名的机会也就越多,虽然跟着刘备不仅要学会战阵厮杀还要学会读书识字,但人是否有内驱力取决于努力是否有收获。
只要收获足够多,人的内驱力就足够大。
“平乐观多有四方而来的猛士!从现在起,可在平乐观立旗挑选猛士,汝等八十人,每人各挑九人。天黑之前,务必挑完。”
刘备隐隐有猜测,刘宏诏令的这个假校尉与今后的西园军校尉有关系。
若猜测属实,那么此番挑选的猛士就是今后在西园军的嫡系军士了。
虽然不知道把谁给顶替了,但蹇硕、袁绍、曹操这三人必然也在,尤其是袁绍和曹操,这二人在今后都会成为刘备扫荡群雄的阻碍。
来得早也有来得早的优势,由于刘备是刘宏诏命的假校尉,即便刘备出身低微也有不少猛士踊跃响应。
不到天黑,八十猛士就将各自的九人挑选完毕,刘备又令这八十猛士皆为什长,让这八十名什长各自率领军卒学习战阵厮杀和读书识字。
刘备自领二百人,又令关羽、张飞、赵云各统二百人。
虽然号为千人,但刘备并未挑选千人,剩下二百人的名额,则是刘备专门留下备用。
倘若今后有刘备看重的猛士要加入,也不用让其他士卒让出名额,且驿馆中也有想跟着刘备获取功名但暂时又不能离开驿馆的猛士,刘备也需要为这些人留下名额。
整体而言,刘备的这支新军的核心依旧是以这八十名什长为骨干的八百健儿。
在刘备麾下当兵,还得学会读书识字,这新加入的七百二十名健儿也如最初跟着刘备的八十猛士一般,皆是惊愕不已。
但很快,众健儿又欣喜不已。
以前是没人愿意教,现在是刘备主动让众人学,这等好事跟天上掉馅饼没什么区别!
刘备并没有要求众健儿都能写,仅仅只是要求众健儿会读书能识字,若有特别想进步的想要学习书写,刘备也会给予如何快速学会书写的方式。
例如练习手腕和手指的灵活性,正确的握笔姿势,以树枝在地上临摹等等。
刘备在读书识字上的无私教导,也让这新加入的七百二十名健儿对刘备的认同感越来越高。
接下来的半个月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