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许攸惊叹,刘备的决断之能 (第1/2页)
席间。
阴修与刘备越谈越欢。
得知刘备尚未娶妻,阴修又借着酒劲拉郎配:“右校尉乃英雄人物,岂能无妻?阴某愿做媒,于族中挑选贤惠者许配为右校尉之妻。”
钟繇、荀彧等人闻言,皆是一惊。
盛礼宴请刘备还不够,竟然还要为刘备做媒?府君对刘备,未免礼之太甚了!
南阳阴氏为春秋时代齐相管仲后裔,汉光烈皇后阴丽华亦出身南阳阴氏,虽说这些年阴氏没落了,但也远非寻常世家能比。
在钟繇等人眼中,阴修做媒将阴氏女许配为刘备之妻,那是刘备高攀了,惊愕同时,也皆以为刘备会欣然应诺。
若换个寻常武人,有颍川太守做媒去娶阴氏女,估计想都不想都会答应。
刘备却不这般想,若阴修是要嫁亲生女儿给刘备,看在阴修的政治资源上刘备没准还真答应了。
可一介族女,好事轮不到刘备,坏事刘备全担着,今后刘备发达了阴修还会趁机索要好处。
这哪里是联姻!
分明是阴修瞧见刘备有投资的潜力想要做媒投资,但又不想对刘备倾尽资源,这心意远不如糜氏心诚。
甚至于今后刘备若是犯事了,阴修还有可能将许配给刘备的阴氏女逐出阴氏,与刘备撇清关系。
这类无良事,在世家大族中也屡见不鲜,看似好意做媒,实际上与嗟来之食没区别。
换个时间换个地点,在阴修说出这话时,刘备完全都可以拂袖而去,以示不满。
而今还需与阴修合作,刘备也不好发作,遂胡诌道:“阴太守好意,我心领了。大丈夫只患功名不立,何患无妻!况且我志不在此,若择阴氏女完婚,岂不是耽误良人?”
话音一落,背后的赵云听得一愣:大哥这话,怎如此熟悉?
阴修也是一愣,我竟被拒绝了?
我堂堂颍川太守、出身豪门阴氏,主动为一介武夫做媒,竟然被拒绝了?
在阴修耳里,刘备口中的“何患无妻”“志不在此”,与直接对阴修说“阴氏女还不配为我刘备之妻”没区别。
婉拒之词看似有理,不还是瞧不上阴氏女吗?
我南阳阴氏,竟也被小觑如斯?
一股恼意自心底而生,又很快被阴修按下,若不是需要借助刘备讨贼立功,阴修都想拂袖而去了。
阴修哈哈大笑,掩饰被婉拒的尴尬,举樽敬道:“大丈夫当以功名为重,右校尉真豪杰也!”
钟繇、荀彧等人亦是惊讶。
出身豪门世家的众人与阴修的观念大同小异,皆有一种“此子不识好歹”的想法。
一介武夫,寒微出身,竟瞧不上阴氏女!
惊讶之余,荀彧看向刘备的眼神,也更为忧愁了。
尤其是刘备那句“志不在此”,让荀彧不由联想到荀攸的猜测:刘备参与了王芬的废立密谋,欲养黄巾为寇,以图大事。
虽说有些不愉快的插曲,但宴会也算顺利,直到了亥时才散去。
“刘备此番前来,恐非诚心讨贼,府君还需小心应对。”荀彧寻上阴修,再次提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