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远航与锚地 (第1/2页)
硅谷之行,势在必行。这是“心域”在国际舞台的首次正式亮相,也是谢艳玲个人职业生涯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她迅速投入到紧张的准备工作中:打磨演讲稿,与“基石资本”及论坛主办方反复沟通细节,熟悉可能遇到的尖锐提问。与此同时,她还要确保在她离开期间,“心域”的日常运营和“灵眸”项目的后续推进不受影响,大量的授权和交接工作让她忙得脚不沾地。
林镇钦将她的忙碌看在眼里。他没有过多言语,只是行动上给予了最实际的支持。他调整了自己的部分日程,确保在谢艳玲离开的那一周,自己能尽量减少晚间应酬和差旅,准时回家陪伴小承砚。他甚至让周韬整理了一份硅谷当地与林氏有合作或关系良好的资源清单,从可靠的交通工具到应对突发情况的联络人,一应俱全,默默发到了她的邮箱。
谢艳玲看到那份详尽到有些过分的清单时,正在核对行程的最后一版。她盯着屏幕,眼眶微微发热。他总是这样,用他特有的、近乎笨拙却又无比周全的方式,表达着他的支持。她没有回复邮件,只是在临行前的晚上,走到书房,从身后抱住正在看文件的林镇钦,将脸贴在他宽阔的背上,低声说:“我会尽快回来。”
林镇钦的身体几不可查地僵了一下,随即放松下来,覆盖住她环在他腰间的手,轻轻拍了拍。“嗯。一切顺利。”
没有缠绵的告别,没有过多的叮嘱,所有的牵挂与不舍,都浓缩在这简单的话语和交握的指尖。
出发那天,天刚蒙蒙亮。谢艳玲轻手轻脚地走进婴儿房,在睡得香甜的儿子额头上印下一个轻柔的吻,又深深看了一眼他恬静的睡颜,才咬牙转身离开。林镇钦坚持亲自送她去机场。车上,两人都沉默着,气氛却不显尴尬,只有一种沉静的、彼此了然的心照不宣。
机场安检口,谢艳玲接过登机牌,回头看了林镇钦一眼。他站在不远处,身姿挺拔,穿着剪裁合体的深色大衣,在熙攘的人群中依然卓尔不群,冷峻的面容上看不出什么情绪,只是目光沉静地追随着她。
她对他笑了笑,挥挥手,转身汇入了安检的人流。直到她的身影彻底消失,林镇钦才缓缓收回目光,转身离开。坐进车里,他没有立刻让司机发动,只是独自在寂静的车厢里坐了片刻,才淡淡道:“回公司。”
分离,就这样开始了。
最初的几天,谢艳玲被密集的会议、论坛活动和社交晚宴填满。硅谷充满活力的创新氛围和顶尖的技术交流让她兴奋,也让她倍感压力。她在论坛上的演讲获得了成功,流利的英文、清晰的技术逻辑和对未来情绪的深刻洞察,赢得了不少掌声和后续的合作邀约。“心域”和她的名字,开始在一些国际顶尖的科技圈层中被提及。
然而,每当喧嚣散去,独自回到酒店房间,巨大的孤独感和对家的思念便会如潮水般涌来。她会迫不及待地打开视频通话,看着屏幕那端儿子咿呀学语、蹒跚学步的可爱模样,听着林镇钦用他那没什么起伏的语调,汇报着“承砚今天吃了半碗南瓜糊”、“试图自己爬沙发差点摔下来”之类的日常琐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