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新芽 (第2/2页)
会议进行到第二天下午,讨论到林氏早年投资的一家高端母婴连锁品牌“悦芽”。这家品牌曾经风光无限,但近年来受到电商冲击和新兴品牌崛起的双重压力,业绩增长乏力,利润率持续下滑。负责该项目的副总裁建议,逐步缩减对“悦芽”的投入,甚至考虑在合适的时机剥离。
大多数与会高管表示赞同。从纯粹的财务投资角度看,这无疑是最理性的选择。
然而,当讨论接近尾声,即将由林镇钦拍板时,他却没有立刻表态。他的目光落在项目书里“悦芽”那个熟悉的、由一片嫩芽托举着婴儿的Logo上,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
周韬站在他身后,敏锐地注意到,林总的视线,在那个Logo上多停留了几秒。
没有人知道,很多年前,林镇钦的大哥林镇宇,曾偶然帮助过“悦芽”最初的创始人,并十分欣赏那个充满希望的Logo寓意。林镇宇去世后,林镇钦接手了这项投资,某种程度上,也带着一丝对兄长眼光的延续。
如今,要亲手剥离掉这个带着微妙情感联系的项目吗?
会议室里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等待着林镇钦的决断。他抬起眼,目光平静地扫过在场众人,最终缓缓开口,声音听不出什么情绪:“‘悦芽’的项目,暂缓决议。我需要看到更详细的转型可行性报告,包括线上渠道重构、品牌年轻化和供应链优化的具体方案。”
这个决定,让一些秉持纯粹商业逻辑的高管微微蹙眉,但无人敢提出异议。
会议结束后,林镇钦独自在会议室坐了一会儿。他明白,自己这个决定掺杂了非理性的因素。将资源投入到一个前景不明的项目,去维系一个近乎虚无的情感纽带,这对于一个成熟的商业领袖而言,并非明智之举。
但……人终究不是完全理性的机器。
晚上,他和谢艳玲视频通话(她因“启明”计划去了外地考察),提到了“悦芽”的事情,语气平淡,仿佛在说一件与己无关的公事。
谢艳玲在屏幕那端,安静地听着,没有立刻评论。她了解林镇钦,知道他此刻内心的那点波澜。等他说完,她才轻声问:“是因为镇宇大哥吗?”
林镇钦沉默了一下,没有否认。
“有时候,保留一些有温度的东西,比追求极致的投资回报率更重要。”谢艳玲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来,带着一丝理解和暖意,“只要它不至于拖垮整体。或许,给它一个机会转型,也是给那份记忆一个交代。”
她的话,像一阵温和的风,吹散了他心头那点因“不专业”而产生的自我质疑。他不需要她的具体建议,只需要这份理解。
新芽破土,有的向着阳光雨露,有的则可能牵动埋藏已久的根须。
“心域·启明”承载着谢艳玲对事业意义的重新探寻。
而“悦芽”的去留,则考验着林镇钦在理性帝国中,为感性保留一隅的边界与智慧。
他们的“共生”,进入了在更宏大版图与更细腻情感间寻找平衡的新阶段。
繁花似锦的前路,已然在望,但滋养花朵的土壤之下,新的故事正在悄然孕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