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大战流星雨 (第2/2页)
观星殿内,各文明代表见证着新成员的加入。这个曾经威胁宇宙的古老存在,如今成为了守护和平的新力量。在星辰的见证下,宇宙生命共同体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就在星际联盟刚刚平息流星雨危机,准备进入休整期时,平行地球的深空观测站捕捉到了一组令人不安的数据。秦妤在凌晨被紧急呼叫到观星殿,全息星图上正显示着银河系边缘区域的异常能量波动。
“这不是已知的任何自然现象,”秦妤快速分析着数据流,“能量特征显示这是人为的,但技术特征完全陌生。”
傅沉舟被紧急召来,他闭目感应后神色凝重:“这种能量波动中带着某种...饥饿感。仿佛整个银河系都被当作了猎物。”
随着观测的持续,一个可怕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来自织网者网络的历史记录显示,这是一种名为“暗物质吞噬者”的古老存在苏醒的征兆。与以往任何敌人不同,它们并非实体生命,而是以暗物质为载体的意识集合体。
苏蔓殊立即启动星际联盟紧急协议。当各文明代表通过织网者网络连接时,星灵族代表发出的警告让所有人心头一沉:“暗物质吞噬者是我们种族最古老的记载中提到的宇宙清道夫。它们以星系的物质能量为食,所到之处只留下绝对的虚空。”
更详细的观测数据揭示了危机的严重性。这些暗物质吞噬者正以银河系悬臂为路径,系统地吞噬沿途的恒星物质。它们如同宇宙中的蝗虫,以超越光速的速度在星系间迁移。
“按照这个速度,三个月后就将抵达太阳系外围,”秦妤的模拟结果显示出一个令人绝望的时间表,“而且它们的吞噬效率在持续提升。”
联盟科学家很快发现了一个更可怕的事实:常规武器对暗物质吞噬者完全无效。能量武器会被吸收,物理武器直接穿透,甚至连维度武器都难以锁定它们非实体化的存在形式。
在一次紧急技术会议上,新加入的虚空守护者提出了关键见解:“它们之所以能如此快速地吞噬物质,是因为它们操纵着宇宙的基本力。要对抗它们,我们必须从更基础的物理层面入手。”
基于这一思路,平行地球启动了“基础物理防御计划”。秦妤带领团队开始研究如何局部修改宇宙常数,建立阻止暗物质吞噬者前进的屏障。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技术挑战,需要各文明的通力合作。
辉族提供了光速调控技术,琉璃族贡献了物质稳定方案,音律族开发了时空共振技术,而星灵族则分享了它们对暗物质的理解。在织网者网络的协调下,这些技术被完美融合。
然而,就在防御系统研发进入关键阶段时,前线监测站传来了噩耗:暗物质吞噬者的前进速度突然加快,预计抵达时间提前到了四十五天后。
“它们在适应,”傅沉舟通过灵能感应发现了真相,“这些存在具有某种集体学习能力,正在快速破解宇宙的物理规律。”
面对这一突变,联盟内部出现了分歧。一些文明建议立即撤离银河系,另一些则主张冒险使用未经验证的防御系统。在这关键时刻,苏蔓殊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我们分层布防,同时准备撤离计划。既要尽力守护家园,也要为文明延续保留火种。”
防御系统的建设在紧张进行中。平行地球的轨道上,巨大的环日加速器开始运转,准备在太阳系外围制造一个局部的时空异常区。与此同时,各文明也开始秘密准备“文明方舟”,保存各自文明的精华,以防最坏情况发生。
就在距离预测接触日还有三十天时,观测团队发现了一个令人困惑的现象:暗物质吞噬者在猎户座悬臂边缘突然停止了前进。
“它们在...观察我们。”姜月漓通过意识感应得出了这个令人毛骨悚然的结论。
进一步的监测证实,这些古老存在并非单纯的吞噬机器,它们具有高度的智慧,正在分析联盟的防御布置。更令人不安的是,它们似乎对织网者网络表现出了特别的兴趣。
“也许,”傅沉舟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想,“它们不只是想要吞噬物质,而是在寻找某种东西...”
这个猜想为对抗暗物质吞噬者提供了新的思路。如果能够理解它们真正的目的,也许就能找到和平解决危机的方法。联盟开始全力分析暗物质吞噬者的行为模式,试图解读这些古老存在背后的动机。
在观星殿的穹顶下,秦妤注视着星图上那些代表暗物质吞噬者的暗色区域,轻声道:“这可能是我们面临过的最大挑战,但也是理解宇宙更深层奥秘的机会。”
苏蔓殊站在她身旁,目光坚定:“无论如何,我们都不会放弃希望。文明的本质,就是在面对绝境时仍能寻找光明。”
星空深处,暗物质吞噬者的阴影仍在蔓延,但银河系的文明已经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这一次,他们不仅要为生存而战,更要为理解宇宙的真理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