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2章官托 (第1/2页)
炤炤烧得满脸通红,三丫心疼又着急,在小镇找了郎中开了药方。一直到年后初二,炤炤吃奶还是有气无力的。
周秀才急得团团转。怀庆道:“周叔,你们先走吧。孩子经不起折腾,赶路只会加重病情,我们得等炤炤好了才能动身。”实在是孩子不好养活,乡下很多孩子都站不住,随便一场风寒都能要了孩子的命。他们两口子不敢冒险带着病弱的炤炤赶路。
周秀才自己独自带大儿子,自然深知养孩子的艰难。他皱眉摇头:“不可,我们一同上路,怎能抛下你们先走。就等炤炤好了再走。”
天冷,晚上能把人冻得受不住,再说炤炤还病着,自然不能在外面过夜。为了省钱,他们在小镇找了家客栈住了下来。
水生娘在客栈里,透过窗户呆愣愣地望着北方远处灰蒙蒙的天。路旁光秃秃的树枝上,偶尔有几片没落尽的黄叶,随着寒风卷起的雪花飘飘荡荡,就像她们母子似的寻不到归处。雪地里露出来的枯黄草茎被雪打得软趴趴地垂着,一如她此刻的心情。听到儿子的读书声,她没有出声。
儿子现在越发努力了。她早上起来,儿子卯时就已经点了灯在背书。每天下午,周秀才还主动抽出一个时辰给他授课。晚上,儿子练字总要练到亥时末(大概晚上十一点)才停笔。她曾偷听到周秀才夸儿子字越发有筋骨了。儿子握笔的指节处,已经磨出了一层茧子。
水生见娘在窗边站了半天,怕她冻着,起身握住娘的手,这才发现娘手上的冻疮裂口被寒风吹得更大了。他低头默了默,抬头道:“娘,你别担心,我都十六了。儿子是大人了,能想法子养您。”
水生娘温声道:“我又没老,哪就需要你养我了?你只管读书,这机会难得。明德镇的童生教你一年都得三两呢。”她没法告诉儿子,自己偷偷问过客栈老板是否需要雇人打扫。因为口音,老板听了半天才明白她的意思,老板告诉她小店自己人忙活就够了,哪有钱雇人。她也想出去帮人浆洗,只是不知道大家啥时候动身,也就没出去找。
小桃现在也是每天读书、背书、练字。不过周秀才改在午饭后给她讲半个时辰,毕竟她不考科举,所以大部分时间还是在练字。
三丫知道她男人对读书兴趣不大,也不能强逼。等孩子睡着了,她就每天拉着怀庆一起写几个字,想着多练练就不会忘了。
到了正月十二,周秀才打听到一个消息:听说下邽的灾民闹了动乱,把府城周边两个镇都抢光了。不知怎么的,灾民中传开了一个说法——有人想去辽东,说是到了那里能分地,只交三成半税粮。又有人说那边天寒地冻,庄稼只能收一季。可还有人反驳,说这样反倒好,能歇好几个月。反正家乡已经被叛军占了,地也没了,下邽官府也没那么多地分给这么多人。不如去辽东能给地种,好歹有条活路。这想法像风一样在灾民中吹开了,有人请求官府开城门,放他们走官道去辽东,给老百姓一条生路。
最后,府城知府亲自站在城楼上宣布:没有参与暴乱的人,去了辽东,官府奖励一人三亩地,头年不收税粮,第二年只收三成半。只有没有闹事的人才有这奖励,而且路上不允许在其他府城停留,直接前往辽东。早去的人能领到上等地。第一天开城门只奖励两千人去辽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