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7章 离心 (第1/2页)
第二天一早用过饭,三丫便带着夏嬷嬷和宝树族叔出门寻铺子。
宝树族叔在与人闲聊时,无意间透露出三丫是官家女眷的身份。中人一听,态度立刻变得格外热情,带着几分讨好,忙不迭地介绍起正阳大街上几个位置绝佳的铺子——这是边境最繁华的街道,铺子动辄要价六七百、七八百两银子。
三丫自是不便明说买不起。宝树族叔很有眼色,适时地向中人暗示不必最繁华的地段,位置稍偏些、价格更合适的也行。
中人想了想,试探着推荐了一个冷清街道后街头边的铺子。这铺子人气不旺,但他觉得院子修得实在气派。
三丫过去一看:铺面不小,只是里面空空荡荡。因在街头边上,院子竟有大半亩地,正房五间,厢房两间,还有个柴棚。门窗虽落满厚灰,但木料扎实,屋里的家具也还能用。院子地面铺着整齐的方块石砖,显见原房主下过本钱。角落一棵碗口粗的枣树,枝叶繁茂,几乎遮住大半间厢房屋顶,枝头已挂满绿豆大小的青枣。院中还有一口盖着石板的水井。整个青砖院落透着股气派,三丫一眼就相中了——且不说前面的铺子,单这院子收拾出来,住人就极好。
石砖缝里杂草丛生,一看就知这铺子空置已久,实在是因为地段太冷清,租不出去。房主也早已搬走。
三丫心想,她的酒主要卖给军营士兵,靠的是口碑,不必非挤在繁华地段。况且手头银钱也紧,这铺子正合心意。
这么大个带铺面的青砖院子,房主开价三百六十两——这已经是急着脱手的价了,按说四百两也不为过。
三丫悄悄对宝树族叔道:“我最多只能出三百两。”
宝树族叔会意,立刻与中人周旋起来,点明这铺子地段差,长期无人租用,很难遇到买主。中人知道房主确实着急出手,连忙跑去说和,两头斡旋,最终让三丫添了六两银子,以三百零六两成交。双方随即去边境的衙门过了红契。
坐在回家的骡车里,三丫捏着那张只写了她自己名字的地契,怔怔出神。夏嬷嬷轻声唤道:“夫人”
三丫这才回过神来,用帕子擦拭脸上冰凉的泪水——却越擦越多,心口堵得生疼。
嬷嬷叹了口气,劝慰道:“夫人,您得为两位小姐……还有肚子里这个……多打算。”
三丫低着头,盯着自己脚上的鞋,轻声道:“我知道的,嬷嬷。”可知道是一回事,做到又是另一回事。她的怀庆,在天灾时都是把吃的先紧着她,他自己饿不死就行……可现在,他不只是她的怀庆了,还是那屋里娇滴滴玉姨娘的老爷。三丫掀开车帘,抬头望了眼刺眼的日头,默然片刻,将地契仔细揣进怀里。
快到门口下车时,三丫深吸一口气,平复了心绪,脸上已看不出半分异样。回到家中,宝树族叔找到三丫,有些不好意思地开口:“张大嫂,铺子买下了,总得有人打理。您看我……成不成?我也识得几个字。当然,嫂子要是已有合适人选,就当我没提过。”
三丫之前倒真没考虑过宝树族叔——这人机灵可靠,只是没在铺子里做过事。
宝树族叔见她犹豫,连忙道:“之前往京城贩货,我赶车也跟着二哥、三哥出过几次远门。嫂子若肯给我机会,我这就赶车回远山县,跟着三哥在铺子里学上半个月。这边铺子先交给七哥他们收拾,等他们拾掇妥当,我也正好学完回来,还能顺道再捎一车酒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