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大喜 (第1/2页)
宣王走后,当天下午便派人传了话,说是第二天就可去叶太医处。小桃在家仔细备了礼,主要是些实用的吃食、粮食和布料。
这次登门,叶太医的小孙子热情了许多。小桃带着景宇拜见了叶太医。叶太医开门见山道:“我其实不愿再行医。夫人您看,我替贵人看病,反累得家小跟着遭罪。我家受了宣王大恩,他既开了口,我才愿为周公子诊治。”
说完,他仔细为景宇号脉检查,问道:“公子家中可还有人有心疾?”
景宇难过道:“家母生下我便去了;家姐十来岁时症状与我相似,也……早逝了。”
叶太医沉默半晌,道:“此病要根除,老夫无能为力,它将伴你一生。经我诊治,可缓解症状。你是男子,将来子女或有一成可能承此疾。”
景宇默然片刻,问出最关心的事:“叶太医,我……我能否陪家父终老?”
叶太医捋须道:“你善加保养,心思莫要过重,应无大碍。即便病根在身,活到五六十也是可能的。”
景宇大喜过望,一把抓住叶太医的手:“当真?”——他最怕自己走在父亲前头,让父亲一生都在送别至亲。
叶太医温声道:“此等事,老夫不敢打包票。你这病最忌忧思郁结。若遇事想不开,一口气上不来也是有的。”他接着道:“此病急不得。我先开药方,三日后你来,我为你施针;再写个食疗方子给你们。”
小桃感激道:“多谢叶太医!您的大恩我们无以为报,府上若有需要之处,但请吩咐,我们必当尽力。”
叶太医平静道:“我也是还宣王的人情罢了。”
小桃和景宇心下了然:叶太医是让他们铭记宣王的恩情。
此后,景宇便开始了每三日一次的诊治。得知自己能活到为父亲养老送终,他心头的大石落了大半。
中秋将至,水生想着时间尚赶得及,打算自己带两个随从回文山县探望恩师。水生娘一听就来了精神:“我要跟着回白月湾村!眼下正是收粮的时候,家里两千亩地呢!我回去等粮食收完入了仓再回边境。”她又道,“我把婉宁带走,小桃你专心照顾昊良就好。”
婉宁嘟起嘴:“不去。”
水生娘疑惑:“怎的不去?祖母带你看看一眼望不到边的地,全是麦子玉米,别提多美!”
婉宁眼皮都不抬:“您不是说那都是您孙儿的地么?我看了也是白看。还不如在家照顾我的菊花,明年长好了卖钱。”
水生娘被噎得一口气堵在胸口,还是耐着性子哄道:“那两盆花又不沉,放马车上带去。到了白月湾一样能照看。回去瞧瞧,你外祖母给你留了好大一座房呢。”
婉宁想了想:“行吧,我陪您去看看收粮,免得您一个人孤单。”
水生娘见孙女如此体贴,心中一热脱口道:“祖母的金钗,等你大了就留给你。”
婉宁点点头:“这还有点疼我的样子。”
水生和小桃强忍着笑。水生心道:老娘手头也没啥钱,有点值钱的怕是要被这闺女抠干净。看老娘高兴,他便爽快应下:“行!娘,您就带着婉宁跟我回白月湾村。”
景宇也很想回去,无奈要在边境治病,只得拜托水生娘:“谢婶子,劳您帮忙看看我家房子。”
水生娘爽朗应道:“好!我回去好好收拾,今年过年咱就回白月湾过。那儿才是咱的家!”至于陵州嘉县,除了水生爹的坟,她并无多少留恋。
水生的马车行至白月湾新村上坡的路口,望着倒映着苍翠群山的白月湾,水生娘眼眶发热。宝树祖父带着族人相迎。水生娘大方地分着小桃准备的糖块给大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