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7章 良马 (第1/2页)
小桃买下长河滩后,趁着春天便着手购买马匹和羊羔。
小桃手中银钱有限,幸而周叔从京城给她捎来了两千两银子。小桃凑齐五千两,买了一百来匹精壮的成年母马。这些马是她让铺子里的人四处打听才寻到的,每一匹都让清雅的丈夫裴崇安亲自掌眼、精挑细选买来的。
这片地实在广阔,小桃又买了一千只羊羔混合放牧。反正这偌大的一片地都是她的,没有旁的人家,明双一家人完全能照看得过来。
唯一让小桃发愁的是,没有匈奴良种马配种。宣王的眼线得知谢夫人砸下重金买下几万亩无法开垦的荒地时,十分吃惊:谁会花这么大的价钱买这种地?
再探听到谢夫人正四处搜罗健壮的优良母马,宣王眼神不由得暗了暗。这事可大可小。他让叶太医以调整周公子药方、需与谢夫人商议为借口,趁小桃带着景宇去看病时,装作“巧遇”了她。
小桃带着景宇,真心诚意地向宣王道谢,感激他让叶太医为景宇诊治。
宣王坐在椅子上,意味深长地道:“旁人的事本王不愿多管。不过,本王敬佩周大人的为人,故而愿意请叶太医出手。”
小桃和景宇心下明了。宣王这是在明示:他出手是看在周大人份上,必要之时,周大人也当知如何回报。
小桃见景宇欲开口,忙轻轻拉住他,自己上前半步,垂首恭敬道:“民妇亦深佩周大人一心为民、高风亮节、一身正气,尽忠君之事,为君分忧。”
宣王眼睛微眯,定定地审视着小桃,脸上看不出喜怒。小桃半垂着头,只觉心如擂鼓。
这位谢夫人明明白白地告诉他:宣王虽于周家有恩,但她和周家不会为他做背叛皇上的事,也不会轻易站队。
宣王抿了口茶,慢条斯理地转开话题:“听说谢夫人置办了马场?”
小桃谨慎答道:“回王爷,只是买了块不好开垦的地。花了偌大价钱,无奈之下才买些马匹放牧,其实羊比马多得多。”
宣王略带提点道:“只怕有心人会说你在开马场。”边境毗邻军营私设马场,若被人构陷,牵连个意图不轨的罪名都有可能。
小桃听出宣王话中的警示之意,忙行了一礼,低声道:“民妇一个妇人,养几匹马自家用,想来不碍事的。”
宣王心中一动,咂摸出小桃话里的深意:其一,她家并未勾结军中之人,纯属私人行事,与谢县令的官场无涉;其二,她敢说“不碍事”,意味着此事很可能已得父皇默许——而这默许,多半是周大人从中斡旋的结果。看来父皇果然十分看重周大人。
宣王点点头,“你心中有数便好。本王来到这边境,就想寻个开阔之地,无拘无束地纵马驰骋一番。你那地方够大,可否让本王去骑半天马?”
虽是询问,但小桃不能拒绝,只能恭敬应承:“王爷大驾光临,是民妇的荣幸。敢问王爷何时有空?民妇外子定在长河滩恭候。”
宣王道:“就定在谢大人本月休沐之日吧,还有六天。让他直接去长河滩等着便是。”
小桃心下了然:这是避免王爷与县令大队人马同行,引人注目。她躬身应道:“民妇谨记王爷吩咐。”随后与景宇一同恭送起身离去的宣王。
从叶太医的院子出来,小桃安抚景宇:“你只管安心养好身体。我们先把身体顾好,其他的事,听着便是,无需过分忧心。”
转眼到了水生休沐之日。水生带着一家老小早早出门,赶在夏日清晨抵达长河滩,恭候宣王。
清晨的长河滩,碧空如洗,无垠的草浪随风翻滚,宛如碧海生涛。朝阳将草尖上的露珠映照得如同万点碎银。羊群和马群散落在草场悠闲啃食。明双的二弟嘴里叼着根青草,闲适地坐在草地上看着羊群。蜿蜒的河流中,一大群明双家自养的半大鹅正在畅游。
山脚下,小桃花费六百两银子修建的大庄子正升起袅袅炊烟。明双娘已在忙着杀鸡宰鹅,为招待宣王的午膳做准备。小桃安排厨艺精湛的春月中午掌勺,毕竟宣王的饮食容不得半点差池,长平也得在厨房外守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