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提亲 (第1/2页)
九月初的白月湾,朝阳为湖面撒下一片金光,雾气氤氲缭绕。沿岸群山苍翠之中点缀着斑驳的金黄,远远望去,犹如一幅斑斓的织锦。岸边十余座崭新的青砖院落一字排开地镶嵌在翠色之间,青砖灰瓦,飞檐斗拱,很是气派。
湾的对岸,九月的秋风拂过一望无际的玉米地,掀起阵阵沙沙声响。玉米秸秆挺拔而立,沉甸甸的玉米棒子半褪苞衣,露出饱满金黄的颗粒。田地里,白月湾的男女老少全家出动,动作娴熟地掰着玉米,人人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地头已经堆起一座座金灿灿的玉米小山,壮实的汉子们正笑逐颜开地将玉米装进骡背上的筐里。
水生娘牵着孙女的手下地,掰下几个玉米,用手掌仔细比量,欣喜地感叹:“今年的玉米棒子长得可真好!”
宝树祖父晒得黝黑的脸上绽开笑容,肩上搭着汗巾,乐呵呵道:“咱们逃荒到白月湾落户后就年年丰收,这白月湾真是养人的好地方!”这话新村人都很赞同。
地里的新村人纷纷从玉米行间探出头来,高兴地向水生娘打招呼。大家谈论着等收完粮食,就要再修建十几座院子。待到明年夏天,新村就能家家户户住上青砖大院,还能继续耕种这片肥沃的土地。
回到白月湾的小桃备好礼,带着孩子前去探望水生先生。先生见小桃带来一盆开得绚烂的菊花,高兴地笑道:“怎么还特意送花来了?”
婉宁上前甜甜地说道:“师公,爹爹在边境一直惦记着您呢。这花是婉宁亲手栽培的,想着送给您,您看着花心情也好。”
先生招手让婉宁近前,慈爱地抚摸她的头,夸赞道:“好孩子,真有心了。这花养得真好,一看就费了不少心血。”先生接过菊花,轻嗅花香,脸上漾开笑意,又转向小桃:“小桃,你将孩子教导得这般懂事,实在难得。”
小桃笑着行礼:“先生过奖了。”接着与先生商量道,“冬月宏文就要入军营了,到时我们来接您去边境。大家住得近,也好互相照应。”先生这次没有推辞。水生已是辽东郡守,上面无人压制,自己深居简出,也不会给水生添麻烦。
宏文在一旁笑道:“祖父,婉宁是真孝顺您,得了辽参就急着送来给您补身子。”婉宁声音甜软地说道:“孝顺师公是应该的,宏文哥。爹爹在家时常教导我们,若不是师公悉心指点,他中不了举,更中不了进士。”见先生一脸感动欣慰,小桃心中暗笑:难怪婆母被这孩子哄得什么都愿意掏出来。
在先生家用过饭后,小桃带着孩子刚回到白月湾,就见周叔身边得力的有根叔已在家中等候。小桃不禁担忧,急切问道:“有根叔,可是周叔和景宇有什么事?”有根叔看了眼小桃,欲言又止。春月见状笑道:“老夫人,您不是一直惦记隔壁的桂枝嫂子么?现在去她家正是时候。”婉宁瞥了眼母亲,忙起身道:“祖母,孙女陪您去。”说罢便挽着祖母往隔壁桂枝婶子家去。
待屋内再无旁人,有根叔这才露出喜色道:“是喜事啊,谢夫人!我家公子在书铺遇见了指挥使佥事家的侄女苏小姐。这位苏小姐父亲早年在江南任县令,不幸遭遇意外去世;她母亲悲伤过度,缠绵病榻两年也撒手人寰。听说她在大伯母家日子不好过,八岁就被姨母接到京中抚养。如今十五岁了,她大伯就想接她回来,打算送给王爷做妾。得知大伯母正在托人想将堂姐许配给我们公子,苏小姐便在书铺恳求公子去她家提亲。她也知晓公子有心疾。我们公子说苏小姐性子刚强,与他很是相配。所以老爷想请您帮忙说亲,请您早日回边境,免得苏小姐被她那指挥使佥事大伯送进王府。”
既然周叔安排有根叔来接,定是与景宇商议妥当。景宇翻过年就二十了,终于遇到合适的女子,小桃也为他高兴。为避免节外生枝,她对有根叔道:“我们稍作收拾便动身。”安排人收拾好行装,又派人请回婆母和孩子。小桃笑道:“娘,我有些事要回边境处理。您是想回边境还是留在白月湾?”
水生娘听儿媳口气不似有大事,便道:“我带着婉宁就在白月湾住着,过些时日再回。”
小桃点头:“好,我带昊良回边境,让婉宁陪着您,春月也留下。”一切安排妥当后,小桃即刻带着明双姐妹跟随有根叔返回边境。
回到边境当日,便往指挥使佥事苏大人家中下了拜帖。次日清晨,小桃特意精心装扮:戴上翡翠手镯,插上在京城菊花宴赢得的红宝石发钗,身穿藕粉色锦缎罗裙,袖口与领口是邱妈妈亲手绣的精美梅花。她罕见地带着四个丫鬟,乘着马车前往苏府。
苏家门房见是郡守夫人亲临,急忙通传。不多时,指挥使佥事夫人——苏敏月的大伯母王氏便急匆匆迎出来,脸上堆满笑容,眼中掩不住喜悦:张大人是郡守夫人的姐夫,巡抚周大人又与郡守府交好,郡守夫人此番前来,想必是为自家闺女和巡抚公子说亲。
“哎呀呀,什么风把谢夫人您吹来了?快请进!”王氏热情寒暄道。小桃微微一笑,却并未移步:“今日登门,是受巡抚周大人之托,有桩喜事相商。”王氏愈发欣喜:“谢夫人快请进!来人,看茶!”
二人入正厅落座。丫鬟奉上茶点后,王氏挥手屏退左右,只留两个心腹婆子。“谢夫人得空正该多来走动。”王氏热情道,“请用茶。”早已得知消息的指挥使佥事家二小姐躲在屏风后,羞红了脸,手指紧张地绞着帕子。
小桃端起茶盏轻吹浮沫,却不急着饮用,温声道:“苏夫人,前些日子巡抚公子在书铺偶遇令侄女敏月小姐,想必您已知晓?”王氏脸色一僵,叹气道:“家中侄女父母早亡,缺乏管教,不懂规矩。回家后我已训诫过了,没惊扰到周公子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