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插秧 (第2/2页)
水生娘欣慰地把孙女往上掂了掂,小声道:“出了这屋门就下来,别叫人看见说没规矩。”
婉宁打趣道:“祖母,您是累了背不动了吧?”
水生娘笑道:“祖母还没老!”
到了饭桌上,婉宁道:“春月姐姐,麻烦给我倒半碗水。”
水生娘道:“先吃鸡蛋羹,喝饱了水,哪还有地方装鸡蛋羹?”
婉宁点点头,边吃边喝水。
水生娘摸摸孙女头,默然片刻:“明儿祖母少放点猪油。”
婉宁笑道:“我知道,祖母您以前缺油水,所以总想让我多吃点油。只是祖母,如今咱们日子好了,顿顿都有油,咱不怕没油吃了。”
水生娘慈爱地揉揉孙女头,温声道:“祖母以后改。”一旁的春月偷偷给婉宁递了个赞赏的眼神。
知道郡守大小姐要赶在这一季种稻子,老村百十号人吃了水生娘的羊肉汤后,干劲十足,天一亮就下地,天黑才收工,都想早些把田整好,别耽误插秧时节。
水生娘带着长平在西北买的五十个年轻力壮的男子,平整出二十块地,约五六十亩用作育苗田:十块水田育苗,十块旱地育苗。
水生娘悄声问婉宁:“你祖母种了一辈子地,没见过旱地育苗的。你当真认得书上的字?没看错?”
婉宁认真道:“王爷给的稻种里,有比咱陵州老家还暖和地方的,也有冷地方的,还有我娘托掌柜带回来的种子。书上说了,可以水田育苗,也可以旱地育苗的。苗出来一两天浇一次水就行。”
水生娘带着人把育苗田整理妥当。四月下旬,她在院里没人的时候捋起袖子,觉得风吹在胳膊上已不冷了,便觉着可以下种——老家早已下种大半月了,她生怕晚了。
婉宁却道:“祖母,不行!北地冷,我们得比老家晚些下种,得等到天暖和得跟老家差不多才行。”
一直等到四月底、眼看要进五月了,天连续十来日都很暖和,婉宁才让祖母带着那西北买来的五十人,按书上看到的法子操作:用草木灰水浸泡谷种,剔除浮粒。待浮粒去除后,再用温水催芽。两天后谷种冒芽,便将发芽的稻种均匀撒在畦上,再覆上一层细土,盖上晒干的丝茅草保温。
十来天后秧苗转青,揭开干草。旱地育苗的,婉宁按照书上说的,一两天浇一次水;水田育苗的,则放了一小指深的水养着。
四月初,婉宁就让祖母找人往改造好的田里放水浸泡。到了五月初,稻苗开始分蘖时,婉宁让祖母租了新村和老村的三十多头牛,天天翻耕那些田地,一直耕到六月初才耕完。此时,白月湾村民的地早在四五月间就种完了。于是,白月湾老村新村两百多壮劳力都来帮着婉宁家插秧。
新村的人都是南方来的,插秧是熟手。他们一人带一个老村人,即便如此,一人一天也只能插半亩地。妇人们则帮着拔秧苗。众人抓紧时间,忙了整整十三天,总算抢在时节前把秧苗全部插完。
秧插完了,婉宁一算账:改造田地花了二百二十两银子;租牛耕田的租金和人工费花了一百二十五两;插秧工钱按一人一天三十文算,近一百两。她娘给的钱只剩五十两了。等忙完,她做主让祖母出面,又花了十五两银子,请白月湾村近七十户人家吃了顿宴席,感谢大家辛苦帮忙。席间,各家纷纷夸谢老夫人体恤村民。
水生娘强作欢笑。晚上睡觉却老是轻轻侧身,翻来覆去。婉宁问道:“祖母,大家都累瘦了,您也累。这么累的活干完,您怎么反倒睡不着了?”
水生娘叹气道:“秧苗是插田里了,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成?买地加上造田工钱,前前后后花了两千多两银子呢!人家炤炤的地全是上好的熟地,你这地要是不能种稻子,以后可就一文不值了。”
婉宁安慰道:“别想啦祖母,想也没用。实在不放心,就留十个人专门天天看水。就算稻子种不成,我们也饿不着。睡吧祖母,我困得不行了。”
水生娘听她这么说,又怕自己翻来覆去吵着孙女,这才躺稳了,闭眼把各方菩萨和婉宁祖父都拜了个遍,心里稍安,这才沉沉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