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转机 (第1/2页)
边境福阳大街,长平领人敲锣打鼓,一路爆竹声震耳欲聋,喜庆热闹混着孩童追逐的笑闹,响彻大街。
裴崇安与宏文策马护卫着景宇,紧随长平之后。辽东百姓早闻巡抚公子今日娶亲,将街道两旁挤得水泄不通。新郎昔日病容尽褪,眉目清朗如画,眸若寒星闪烁,唇角噙着温润笑意,策马行于迎亲队首,引得满街百姓争相瞻望。
“啧啧,巡抚公子今日俊得神仙一般!”茶楼上的小娘子们推搡着挤到栏杆边、窗户前。只见马背上那袭大红锦袍衬得身姿挺拔,玉带束腰,乌纱冠下容色如玉,令不少闺阁女儿恍了心神。
“心疾可是大好了?”
“可不!瞧这气色,分明是痊愈了!”
议论声被一阵铜钱雨打断。巡抚府小厮们抬着箩筐沿街抛洒,喜钱里裹着红纸囍糖,引得满街人弯腰哄抢。
“周公子万福!”一个卖菜妇人忽将一颗菘菜抛向迎亲队,“民妇沾沾喜气!”
景宇含笑,从随从筐里抓了把喜糖递与妇人。
迎亲队伍一路行去,许多百姓尾随其后,直至指挥使佥事府门前。
敏月的大伯父夫妻看着喜堂内身着大红喜袍、身姿挺拔如松的新郎——面色如玉,毫无病态,心中百味杂陈。这般佳婿,可惜不是自家的。
晨光漫过指挥使佥事府檐角。敏月跪在青石砖上,向祖母深深叩首。
“祖母,孙女今日出阁,愿您福寿绵长。”语气恭敬,却透着冷淡。
祖母温言道:“到了巡抚府,也须谨记自己是苏家女儿。”
敏月面上恭敬应道:“是。”
大伯父立在一旁,神色复杂,终是干涩道:“到了巡抚府,谨言慎行。”
敏月依旧恭敬:“大伯父放心,敏月必不辱没苏家门楣。”
大伯母攥紧帕子,面上堆起笑:“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伯父伯母只盼你好。”
“谢大伯父伯母多年照拂。”敏月平静回应。大伯父伯母闻言,面色微沉。
敏月由大堂兄背向花轿。临上轿前,大堂兄不忘低语:“出了门也别忘了娘家才是你的根、你的靠山。”
敏月轻声应道:“知道了。”
花轿内,山菊忍不住忿忿:“小姐都要出门了,他们还不忘敲打!想让您日后有好事想着苏家,真是痴心妄想!”
敏月垂首,轻声叹道:“以后……我也是有家的人了,不必再寄人篱下。”山菊瞥见盖头下,一滴泪珠无声坠落在鲜红裙摆上,洇开一小片暗痕。
山菊忙轻声劝慰:“小姐莫难过,姑爷一看便是良人,定会待您好。”
敏月小声问:“他骑马……身子可还撑得住?”
山菊附耳喜道:“小姐宽心!姑爷今日气色很好,精神也好!且俊美非凡,满街百姓都看直了眼!”
花轿在簇拥下缓缓前行,街道热闹不减。景宇端坐马上,不时回望那顶花轿,唇角始终含笑。
终至巡抚府,景宇亲自将敏月抱出花轿,俯身在她耳边低语:“我们到家了。”
盖头下的敏月心头一暖,下意识轻轻攥住了景宇的袖袍。
喜堂之内,红烛高燃,满堂宾客见证下,二人三拜礼成,被送入洞房。
洞房红烛摇曳。景宇轻轻挑起红盖头,一张秀美面庞映入眼帘,眼角犹带未干的泪痕。他心疼地抬手,以指腹为她拭泪,柔声道:“别怕,到家了。”
喜娘满面笑容,将青丝系连的匏杯奉上,拉长声调唱喏:
“匏苦酒甘”——轻推新郎手腕,杯沿相触。
“甘苦同担”——引新娘指尖覆上夫君手背。
待二人饮尽合卺酒,喜娘与丫鬟便识趣地退出了囍房。
屋内唯余夫妻二人。敏月抬头望着眼前俊美温柔的夫君,双颊飞红晕,轻声道:“谢谢你允了这门亲事,救我出来。”
景宇恐她拘谨,故意逗问:“你谢谁呢?”
敏月垂首羞赧。
景宇笑道:“该唤我夫君?还是郎君?”
敏月忍羞,终究担忧他身子,细声问:“夫君今日可累着了?若乏了,且先躺下歇息片刻,待缓过劲来再出去不迟。”
景宇轻轻握住她的手:“莫忧,我不觉累。陪你坐会儿,稍后小桃姐和三丫姐她们会来。小桃姐于我如同亲姐,你视郡守为姐夫便是,千户家的张夫人亦是亲近之人。”敏月心中了然,知晓了亲疏远近。
坐不多时,外间传宣王驾到。景宇轻拍敏月手背:“你先歇着,我去迎一迎王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