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5章担忧 (第1/2页)
正月二十五,水生带着长平顶着寒风返回边境。尚未抵达,天空又飘起了雪花。一到边境,水生先去周叔家坐了坐。从周叔那里得知,景宇的娘子有了身孕,本是一桩喜事,可水生瞧见景宇眉间化不开的愁绪,心里一转,就明白周叔和景宇在担心什么。
水生开口劝道:“景宇,你这样忧心忡忡,让你娘子也跟着焦虑,本来没事,反而影响了肚里的孩子。你娘子身体康健,叶太医不也说了,遗传心疾的可能只有一成。何必为这一成的可能,让孩子出生之后,一家人都活得沉重?不如放宽心,凡事往好处想。”水生嘴上这么安慰,其实自己当了爹之后也深有体会——孩子被热水溅一下都要心疼半天,更何况是可能遗传要命的心疾。
周叔勉强挤出苦笑,也劝景宇:“你水生哥说得对。你现在紧张成这样,儿媳也会寝食难安,连带胎儿都受影响。你这身子最忌讳多思多虑,别到时候孩子没事,你自己先倒下了。”景宇沉默片刻,低声道:“多谢水生哥开解,爹也别太担心,我会调整心情的。”
周叔父子听说小桃又生了个儿子,也替水生一家高兴:“一女两子,子嗣不算单薄,将来兄弟之间也能互相扶持。婉宁也有两个弟弟可以依靠。”
水生郑重地说道:“咱们几家的关系在这,三丫姐家的孩子,还有景宇将来家的孩子,都能彼此照应。”
聊完家常,三人话题转到辽东局势。去年匈奴因大雪天寒、帐篷被烧而退兵,但辽东这边也吃了败仗,伤亡惨重,军营医药匮乏。周叔很担心国舅和辽东军联合反扑,到时候辽东恐怕难以招架。如今只有三丫家和清雅知道景宇娘子有孕,他打算等胎象稳了、还不显怀的时候,悄悄把儿媳送回白月湾。到时候小桃出了月子,再请她在山上找个隐蔽之处备用。白月湾背靠连绵大山,门前临着大湾,新村房子又都是坚固的青砖院。等春种结束,就赶紧动员新村人修石头围墙,把整个新村围起来。万一乱起来,也能抵挡一阵。
水生一听,觉得娘和小桃她们最好也别回边境了。他低声凝重地问道:“那让景宇陪他娘子一起回去?”主要是担心万一城破,景宇这身体……
周叔摇头:“我就一个儿子,太显眼。再说景宇夫妻都走了,要是三丫的孩子也离开,外人肯定会传辽东危急了,官员家眷都在逃,到时候宣王饶不了我们。你们家是因为小桃早就走了,又在坐月子;婉宁在辽东种出稻子,不少百姓知道你家人在文山县,不回来也不引人注意。景宇家的不常露面,她走了不打眼。”
三人一时都沉默下来,为眼前的局势发愁。
到了正月二十七,整个辽东再降鹅毛大雪,一连下了四天。出门雪就淹到小腿肚,加上腊月底那场暴雪,积雪压垮了辽东不少年久失修的民房。
小桃站在窗边,望着檐下挂着的冰棱出神。冰棱尖水珠将滴未滴,寒风呼啸,连经过廊下的下人都冻得缩紧脖子、裹紧棉衣。
“小桃,你怎么站在窗户口?风灌进来仔细头疼,快回床上躺着。”水生娘进屋看小孙子,连忙为小桃披上一件狼皮披风。
“唉,这冰天雪地的,我们来辽东这些年,就数今年最冷,真是要冻死人。”水生娘望着厚厚的积雪感叹。
小桃点点头,指尖轻抚过小儿子娇嫩的脸颊。原本打算出了月子就回边境,可看这天气,就算出了月子路上也不好走。
院子里忽然传来嘈杂的人声。小桃微微蹙眉,春月赶紧进来解释:“是隔壁张掌柜两兄弟来了,还有掌柜娘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