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花灯 (第1/2页)
崇仁兄弟回到家,清雅试探笑问道:“崇仁,你如今年岁不小了,到了说亲的年纪,和嫂子说说,想找什么样的,嫂子替你留意着。”
崇仁默了片刻道:“嫂子,我想在军中历练几年再说亲。”
清雅听了大喜,含笑看了崇仁一眼,“你的心思,嫂子知道了。”崇仁顿时红了脸——嫂子这是懂他心思了。
另一边,宣王招了水生询问三州政事。水生翻看过往地方州志,一脸凝重道:“王爷,三州以往隔几年就会干旱。如今地动后幸存人口本就不多,若再遇严重干旱,人口必将骤减。日后我们若与朝廷开战,征兵恐将面临兵源不足之困。下官计划在三州打深井。”
王爷闻言也神色凝重。三州本就人口稀少,若再遭天灾,人都没了,他还如何与朝廷抗衡?他账上虽有几十万两银子,但那是养兵的钱,不能轻易动用。深思一番后,王爷道:“三州都是大州。我在营州能缴获几十万两银子,三州地动后难民激增,官员虽逃了,钱财也被卷走,但当地还有不少乡绅富户,他们的房产土地我们并未动过。这样,你们回到沂州后,让谢夫人出面,请当地乡绅富户搞个募捐打井的集会。借此名头把钱收起来,存入你布政司的账上。”说完,连王爷自己也觉得这法子有些过分。
王爷扫了一眼谢大人,见谢大人并未不满,继续道:“难民才刚安定下来,根基未稳,眼下最紧要的是让他们能活下去、安下心!本王亲口许诺第一年不收税赋,就是为了让他们喘口气,政令一出,绝不能朝令夕改,否则失了民心,丢了信义,日后谁还信服本王?”
他顿了顿,沉声道:“但打井抗旱,关乎三州命脉,刻不容缓。这些乡绅士族,哪一家不是世代积累,根基深厚?他们的家宅田产,我们未动分毫,地动是天灾,伤的是根基浅薄的百姓,于他们,损失不大,伤不了筋骨!三州是他们祖祖辈辈扎根的地方,他们的田庄铺面、家族基业,哪一样离得开这方水土的安稳富庶?如今三州百废待兴,若因缺水再起灾荒,人口凋零,田地荒芜,他们守着空铺子和荒废的田地又有何用?募捐打井,看似是他们出些小钱,实则是为他们自己、为子孙后代保住他们的家业根基!三州好了,安定了,繁荣了,他们这些人才能继续在这片土地上安享富贵,荫庇子孙!”
王爷说完,自己都觉得这番说辞有些不体面,但唯有谢大人这等心腹,他才能让他这样去办。
水生恭敬道:“下官回沂州就安排。”
转眼到了正月十五,小桃在水生即将启程前往沂州前,把周叔、三丫姐、清雅几家请到她家过节,宏文因在孝期未能前来。
三丫一家到得最早。小桃见到精心打扮过的晨熙。她今日穿着一身崭新的鹅黄撒花襦裙,发间簪着金丝蝴蝶钗,粉面含春,眉眼间带着几分羞涩与期待,规规矩矩地给小桃行礼问安:“晨熙给姨请安。”
“快起来,晨熙真是越来越好看了。”小桃笑着夸赞,婉宁见晨熙姐来了,立刻亲热地把晨熙姐拉走了。
三丫见身边只有小桃和谢婶子,都不是外人,三丫放低了声音:“小桃,有事得让你帮忙。”
小桃笑道:“三丫姐,怎的还在我面前外道。有什么事尽管说,咱们之间还用得着客气?”
三丫看了一眼旁边也一脸好奇看着她的谢婶子,笑容更盛:“是这样,你看我们家晨熙,今年也十四了,眼瞅着就到了该相看的年纪。想给她寻摸一门亲事。不求大富大贵,但求人品端正,有上进心,家世……最好简单些。”她刻意加重了“家世简单”几个字。
小桃听到三丫姐让自己帮忙,立刻联想到前几日婆母对崇仁的“看好”,心中隐约有了预感,面上依旧含笑:“晨熙这么好的姑娘,自然要好好挑。三丫姐可是心里有谱了?”
水生娘却是把辽东适龄说亲男子都扒拉了一遍,啥亲事需要小桃帮忙,还要“家世简单”?在官家里家世简单能简单过崇仁?水生娘立马慌了,晨熙也是她接生的,要是别的事她肯定让给晨熙,但亲事这可是婉宁的一辈子,也是她先看上的,赶紧抢先装作神秘的样子对三丫道:“三丫你怎么现在才替晨熙寻摸,我已经早早替婉宁看好了,你猜我看好谁?”
小桃尴尬的喊了声“娘,婉宁还小呢。幸好三丫姐不是外人。”
水生娘在这事上可不愿意让,小桃只得打断婆母,笑着对三丫姐道:“三丫姐,你替晨熙看好了哪家儿郎?”
水生娘差点急得额头冒汗,一看到院子里似有人来,赶紧道:“你们先别说了,小桃快去看看是不是清雅一家来了?”
小桃眼睛扫到三丫姐一听清雅一家来了,眼睛有些发亮,心下了然。
裴崇安领着两个弟弟给谢老夫人行礼问安,水生娘满面笑容的给崇仁招手,崇仁眼角含笑,带了两分欢喜,恭敬道:“谢老夫人!”
水生娘抓着崇仁手“崇仁,你下回别给我带点心了,你当差辛苦,带到军营里去若是饿了就吃一块。”
崇仁含笑道:“谢老夫人你们带着点心回沂州路上垫垫肚子。”
水生娘拍拍崇仁手:“要我说,就该让婉宁来谢你,糕点多半都是让她吃了。”
崇仁看谢婶子也在,红着脸小声道:“婉宁妹妹喜欢,回来我再给她买。”他相信谢婶子能听懂他的意思。
婉宁和晨熙正好出来和清雅姐见礼,晨熙听到崇仁的话,脸色发白,拼命笑着掩饰自己心底的难过,强笑道:“崇仁哥是在我大姐铺子里买的点心么?”
崇仁温声答:“是。”
婉宁一看崇仁哥来了,生怕祖母太过热情,忙道:“裴大哥,我爹爹和姨父在书房,你和崇仁哥去我爹爹书房吧。”
崇仁不由得目光就落在了婉宁身上只觉得婉宁妹妹声音如清泉流水般悦耳,想到婉宁妹妹就要走了,目光不由自主就流露出留恋来。
婉宁看到崇仁哥看她的眼神有些心慌,赶紧出声:“崇青哥,我让人带你去找昊良和云谨兄弟。”
崇仁赶紧收起了自己的心思,跟着大哥去谢叔的书房。
晨熙面上一直带着勉强的笑,以免露了自己的心思。
三丫心里有些隐隐约约猜到谢婶子看上了崇仁,不过就像小桃说的,婉宁还太小,崇仁却是已经到了快成亲的年纪了。难得碰到崇仁这条件的,她也不想放过了。再说这种事也是需要两厢情愿才行。
见崇仁他们走了,厅里只有谢婶子、小桃和清雅。三丫笑道:“清雅你家裴家二郎,崇仁那孩子,真真是……有才有貌,待人接物也稳重!真是好儿郎。”
干娘家里晨熙到了说亲的年纪,干娘又单独把二弟拎出来夸赞一番,自然是等自己接下话头,说亲这种事总不好女方主动。只是,崇仁心属婉宁妹妹,再说她也想这门好亲事落在婉宁妹妹身上,毕竟她家肯定是和谢叔家更近婉宁妹妹和亲妹子也是一样的,晨熙只能算作是亲戚。清雅笑道:“干娘,你是不知道,我还想盼着崇仁早点成亲,弟妹进了门帮忙搭把手,他却说再等几年再说亲,可能是想再读几年书。”
三丫面上带笑,其实心里明白清雅这是婉拒了。笑道:“难怪崇仁是解元,原来这么用功。”三丫也知趣的不往亲事上引了。很快周叔一家也来了。
晚上辽东边境也有花灯,水生安排了几个会功夫的随从,让孩子们都出去赏灯,婉宁打趣道:“可惜了景宇叔不能去,景宇叔叔一去,整条街上的人不知自己是赏灯好还是赏景宇叔叔好?”
景宇笑道:“别打趣景宇叔叔,婉宁看看你今晚能不能猜盏灯回来?”
婉宁狡黠一笑“景宇叔叔不用刺我,我不会猜灯谜,但我会种地啊。”
景宇笑道:“云谨倒说不定可以帮晨熙得一盏灯回来。”
昊良听了面红耳赤,自己没有云谨哥有本事,他没有办法替大姐赢花灯,有些愧疚地走到婉宁身边,安慰婉宁:“大姐,我虽没本事替你赢花灯,不过你放心,你喜欢啥样的我拿压岁钱买了给你。”然后到小桃身边,拉着昊昀的手,“在家听娘的话,等长兄给你买花灯回来。”
晚上,崇仁、崇青、晨熙、云湛、云谨、婉宁和昊良一行七人,准备前往最热闹的花灯街。
正月十五的上元佳节,各式灯笼将街道映照得如同白昼。虽比不得京城或江南的花灯盛景,但沿街悬挂的各色灯笼,绘着吉祥图案,扎成鱼龙鸟兽形状,在寒风中轻轻摇曳,透着一股边城特有的粗犷与热闹。小商贩也在今晚出来摆摊,大街上到处都是孩童的嬉闹声、小贩的吆喝声,姑娘们也都是精心打扮,难得可以在今晚和定了亲的未婚夫不用避着可以一起逛大街。
七人汇入了熙熙攘攘的人流。婉宁穿着新做的淡绿色锦缎斗篷,帽檐镶着一圈狐狸毛,衬得小脸愈发莹润。她兴致勃勃,挽着晨熙姐手腕,眼睛亮晶晶地扫视着两旁的花灯,时不时发出惊叹。大家都被这热闹花灯街感染,都很兴奋。
崇仁的目光,却像被无形的丝线牵引着,总是不自觉地落在前方那道淡绿色的身影上。看她踮起脚尖去够高处一盏走马灯的模样,听她脆生生地与昊良讨论哪盏灯更好看,唇边便不自觉地漾开一丝温柔的笑意。他刻意落后半步,与崇青、云谨走在一起,看似在赏灯,心神却全系在婉宁身上,确保着她始终在自己的视线范围之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