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陛下身后,必有高人指点!!! (第1/2页)
轰!
朱元璋只觉得脑海中仿佛有惊雷炸开!
整个人激动得浑身血液都快要沸腾起来!!
刚才那点关于“面子”的不快瞬间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豁然开朗的狂喜和震撼!
妙啊!
太妙了!
此计简直绝了!
这哪里是简单的借钱?
这分明是将天下人的利益与皇室的利益彻底捆绑!
将财政问题升华到了政治高度!
拥有了这样的“民心”基础,何愁江山不稳?!
这才是真正的帝王之术,阳谋中的阳谋!
朱元璋呼吸急促,拳头紧握,眼中爆发出骇人的精光!
叶凡的声音还在继续:“不仅如此,国债还可规定随时能够兑换成现钱,并且其本身价值,可根据我大明的国力强弱,财政丰盈而上下浮动。”
“我大明越强盛,国债越值钱!”
“持有者甚至可以通过买卖国债获利!”
“如此灵活可靠,好处多多,他们会不抢着买?”
“尤其是若决定迁都北平,消息一出,北平当地的百姓、富户必定蜂拥购买!”
“为何?”
“因为都城定在那里,他们的房产、地皮都会价值飙升!”
“他们比谁都希望朝廷有钱把新都城建得辉煌壮观!”
“这本身就是一种投资!”
牢狱外!
朱元璋已经彻底沉浸在了叶凡描绘的美好蓝图中!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国债发行时,万民空巷,争相抢购的火爆场面!
看到了无数金银如同百川归海般汇入国库!
而叶凡并未停下,他的思维如同奔流的江河。
“等朝廷通过国债拥有了充沛的资金,便可开设属于朝廷自己的‘大明钱庄’!”
“不仅经营存储汇兑,更可大规模开展贷款业务!”
“百姓欲购良种、农具,可贷。”
“工匠欲开作坊、扩生产,可贷!”
“商贾欲行远路、通有无,亦可贷!”
“只需以其田产、房屋、牲畜等物作抵押,评估其价值,发放低于抵押价值的贷款,便可极大降低坏账风险!”
“即便真有人赖账不还,亦可依据国法,没收其抵押物,或判其服劳役抵债!”
“如此,朝廷得利,百姓得便利,天下财货流通加速,何愁我大明不富不强?!”
叶凡每说一句,朱元璋眼中的光芒就更盛一分!
他仿佛看到了一个前所未有,充满活力与财富的盛世图景在他眼前缓缓展开!
钱能生钱,国富民强,不再是空想!
“好!好!好!”
朱元璋在心中连喝三声,激动得难以自持!
他再也按捺不住,猛地转身,不再偷听,大步流星地朝诏狱外走去!
一出诏狱,午后的阳光刺得他微微眯眼,但他脸上却洋溢着一种近乎狂热的兴奋和急迫!
他对如同影子般跟上来的毛骧厉声道:
“快!立刻传咱的旨意!”
“让中书省左右丞相、六部主官、还有刘伯温!所有人!立刻放下手中一切事务,速到武英殿见咱!”
“立刻!马上!!”
他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带着一种不容置疑,必须立刻执行的铁令!
他要把叶凡所说的这一切,立刻变成现实!
他要打造一个前所未有,强大的大明!
而这个奇迹,竟然始于一座阴暗的诏狱,一个待死的囚徒!
毛骧从未见过陛下如此兴奋急切的模样,不敢有丝毫怠慢,躬身应道:
“臣遵旨!”
随即如离弦之箭般,飞奔传令而去。
朱元璋独自站在阳光下,胸膛剧烈起伏,眼中闪烁着开创一个时代的灼热光芒!
……
武英殿内,气氛凝重。
接到紧急诏令的中书省丞相李善长、胡惟庸,六部主要官员,以及大学士刘伯温等人,皆已匆匆赶到。
众人面面相觑,不知陛下突然召集所有重臣所为何事,心中不免揣揣不安。
尤其是李善长,刚刚经历了昨夜胡惟庸那番剖析,更是心绪不宁。
片刻之后,脚步声响起。
朱元璋大步从屏风后走出,龙行虎步,径直登上御座。
他脸上看不出喜怒,但那双眼睛却异常明亮,仿佛压抑着某种巨大的兴奋。
“臣等叩见陛下!”众臣齐齐躬身行礼。
“都平身吧。”
朱元璋挥了挥手,声音洪亮,开门见山,“咱今日急召你们来,是有一件关乎国本的大事,要跟你们商量商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