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学生这次,定不会让老师失望! (第1/2页)
与此同时。
淮西勋贵们在朱元璋无声的压力和杨宪暗中紧逼的双重作用下,终于又陆陆续续,极不情愿地交出了一部分更为核心的军权。
相关的奏折和文书雪片般飞入御书房。
朱元璋一份份翻阅着这些奏折,脸上看不出喜怒。
交上来的权力比上次多了些。
但距离他心中的目标还差得远。
他知道,这帮老杀才还在观望,还在挣扎,还在试探他的底线。
“哼,不见棺材不落泪。”
他心中冷笑,将最后一份关于军务交接的奏折扔到一旁。
恰在此时。
内侍入内禀报:“陛下,中书省参知政事杨宪求见。”
朱元璋眼中精光一闪,期待已久的时刻终于来了!
他立刻坐直身体,脸上露出一副颇为重视的神情:“宣!”
片刻后,杨宪快步走入御书房,脸上带着一种混合着疲惫、兴奋与极度亢奋的神情。
他手中捧着一厚摞整理好的文书,一进门便躬身行礼,声音因激动而略显急促。
“臣杨宪,叩见陛下!”
“爱卿平身。”
朱元璋语气和煦,“何事如此急切啊?”
杨宪站起身,将手中的文书高高举起:“陛下!臣奉命督查吏治,经连日暗访密查,已初步掌握大量实证!”
“此事关乎国本,臣不得不冒死禀报!”
“哦?”
朱元璋眉头微挑,示意太监将文书接过,放在御案上,“是关于何事?”
杨宪深吸一口气,吐出积压已久的愤懑,声音陡然变得激昂。
“乃是关于永昌侯蓝玉、开国公常茂等一众淮西勋贵及其党羽,纵容部下、亲属,勾结地方,贪赃枉法,走私牟利,侵占田产,甚至隐隐有操纵军需之嫌!”
“其行径之恶劣,触目惊心!”
“长此以往,我大明军纪国法将荡然无存,必被这些国之蛀虫腐蚀一空!”
他一边说,一边指着那摞文书:“此乃臣搜集到的部分罪证,虽多为其下属及关联人员所为!”
“但臣确信,若无蓝玉、常茂等人在背后默许甚至纵容,断不可能如此猖獗!”
“请陛下过目!”
朱元璋随手翻开几页,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某年某月,某位千户参与走私。
某位勋贵管家强占民田。
某地将领虚报兵员吃空饷……
事情都不小。
但正如杨宪所说,直接指向蓝玉、常茂等核心人物的铁证,几乎没有。
朱元璋心中明镜似的。
这就是勋贵集团惯用的手段,自己躲在后面,让下面的人出面。
但他脸上却露出凝重和愤怒的神色,猛地一拍桌子:“岂有此理!”
“咱如此厚待他们,他们竟敢如此!”
“真是辜负圣恩!”
杨宪见皇帝动怒,心中更是激动,觉得自己赌对了,连忙趁热打铁道:
“陛下!此风绝不可长!”
“臣恳请陛下下旨,严查蓝玉、常茂等人!”
“只要深入追查,必定能揪出他们的狐狸尾巴!”
“唯有如此,方能肃清军纪,重整朝纲!!”
朱元璋看着慷慨激昂的杨宪,心中冷笑,脸上却是一副深以为然又有些为难的样子。
“爱卿所言,句句在理!”
“你所奏之事,咱亦有所耳闻,只是苦于没有真凭实据啊……”
他叹了口气,话锋一转,脸上露出极大的赞赏和倚重之色。
“满朝文武,若都如杨爱卿你这般忠心为国,不惧权贵,敢于任事,咱又何愁吏治不清,江山不稳?”
“你,真乃咱大明第一干吏!”
这顶“第一干吏”的高帽子扣下来!
杨宪顿时觉得浑身轻飘飘的,热血上涌!
朱元璋继续添火,语气变得极其郑重。
“既然要做,那就要做得彻底!决不能虎头蛇尾!”
“如今没有直接证据,咱也不好贸然下旨查办他们,免得打草惊蛇,反而不美。”
“杨爱卿,你既已查到此处,便继续给咱暗中去查!”
“要查,就查个水落石出!”
“不要怕困难,不要怕阻力!”
“该暗访就暗访,该取证就取证!”
“咱…许你便宜行事之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