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你们快死了知不知道!!! (第1/2页)
“砰!”
朱元璋猛地一拍御案,震得笔架上的御笔都跳了起来。
他霍然起身,脸上是毫不掩饰的震怒。
“好啊!真是好得很!”
朱元璋的声音如同闷雷,在殿内回荡。
“边防!那是咱大明抵御外虏的屏障!是万千将士用性命守护的国门!”
“他们竟然敢!竟然敢利用职权,为这些蠹虫大开方便之门?!”
“他们眼里还有没有王法?!还有没有咱这个皇帝?!”
他怒极反笑,指着殿外漆黑的夜空:“难道他们不知道,三尺头上有青天,青天上面有神明吗?!啊?!”
“真当咱朱元璋是泥塑木雕,什么都不知道吗?!”
刘伯温屏住呼吸,不敢接话,只觉得一股冰冷的杀意弥漫在整个大殿。
发泄了一通怒火,朱元璋喘了几口粗气,猛地转过头,那冰冷的目光死死盯住刘伯温,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
“这件事,不能就这么算了!”
“你,给咱继续查!暗地里查!”
“不要声张,给咱把他们的根子,都挖出来!”
刘伯温心中一凛,知道这差事是推不掉了,只能硬着头皮领命:“臣……遵旨!”
朱元璋走回御案后,双手撑在案上,身体前倾,眼神幽深。
“标儿今日在朝堂上献了造盐之法,断了他们一条财路,这是好事!”
“但咱清楚,这帮蠹虫,没了盐利,还会想别的办法捞钱!”
“只要这走私的根子还在,他们就能找到新的门路!”
“所以,必须把他们连根拔起!”
“否则,国无宁日!”
他顿了顿,仿佛忽然想到了什么,语气变得不容置疑,甚至带着一丝刻意。
“还有,推行新盐之事,咱想了想,也一并交由你负责!”
“什么?!”
刘伯温闻言,猛地抬起头,脸上写满了惊骇与难以置信。
“陛下!这……这推行新盐,乃是惠及天下,提振国库之大事,理应由中书省统筹,工部、户部协同办理才是!”
“臣……臣身为御史中丞,职责在于监察,岂能越俎代庖,行此实务?”
“这…这于制不合啊!”
他几乎是本能地想要拒绝。
这分明是把他往火坑里推,让他彻底站在淮西勋贵的对立面。
朱元璋看着他脸上那掩饰不住的苦涩和抗拒,心中冷笑,脸上却是一副“你怎如此愚钝”的表情,语气带着点拨的意味!
“刘伯温!你怎么就不明白咱的用意?!”
他站起身,踱步到刘伯温面前,压低声音,却带着更强的压迫感。
“咱让你负责推行新盐,正是为了方便你暗查走私大案!”
“你以推行新盐,勘察盐场,调配物资之名,巡视各地,岂不是正好可以暗中查访那些关卡,那些边防驻军,有无与走私勾结之嫌?!”
“这两件事,一明一暗,相辅相成!”
“由你来做,最是合适不过!就这么定了!”
说完,朱元璋不再给刘伯温任何反驳的机会,直接转身坐回龙椅,重新拿起朱笔。
仿佛刚才只是下达了一个再寻常不过的命令,开始自顾自地批阅起奏章来。
刘伯温僵在原地,张了张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看着御座上那位心思深沉如海的帝王,心中一片冰凉。
他明白,自己已经被彻底绑上了战车,再无退路。
推行新盐,注定要得罪所有靠旧盐政牟利的势力。
暗查走私,更是刀尖上跳舞,随时可能万劫不复。
他最终只能将所有的苦涩和无奈咽回肚子里,深深地躬身一拜,声音干涩。
“臣……领旨,臣……告退。”
就在刘伯温步履沉重地退出大殿后不久,毛骧悄无声息地快步走入,在朱元璋耳边低语了几句。
朱元璋执笔的手微微一顿,眼中闪过一丝冷冽的寒光,嘴角却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
“哦?蓝玉他们…去了东宫?”
他放下笔,身体向后靠在龙椅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语气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嘲讽。
“看来,他们是不甘心就这么交出兵权,想去跟标儿打打感情牌,撒泼打滚,讨价还价一番?”
他沉吟片刻,对毛骧吩咐道:“去,给咱盯紧了东宫。”
“看看他们到底想唱哪一出。”
“记住,若是他们敢仗着资历,跟标儿撒泼打浑,试图逼迫标儿让步……”
朱元璋的声音陡然变得冰冷无情,带着一股凛冽的杀意:“而标儿若是年轻脸嫩,一时处理不了……”
“你就给咱直接进去,将他们统统拿下!”
“丢进诏狱大牢里,让他们好好冷静冷静!明白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