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念五立心开货铺,怡红初七迎宾客 (第2/2页)
时念上前扶他,指尖触到猎户掌心的厚茧,像摸着块糙石头。
她转头看向阿福。
“阿福,去我房里的描金匣子取一百两银票。”
算上昨日的二百两,一共三百两。
阿福应了一声,很快带着银票回来。
“铺子得有个像样的门面,货得备足了,不然撑不过几个月。”
“利息就按盛京钱庄的规矩,一月一分。”
念五的手抖得像秋风里的枯叶,刚要去接银票,又猛地缩回手。
“念姐,对不起,是我对不住你。”
“没有什么对不住的,你是个有心气的人,与其一辈子在我这里蹉跎,不如自己去闯一闯。”
时念按住他的手,指尖的温度透过银票传过去。
“好好干。”
念五的眼泪“啪嗒”掉在银锭上,溅起细小的银花。
他忽然对着时念深深一揖,额头磕到地板上,发出“咚”的一声轻响。
“念姐的恩,我李双全这辈子记着,不、我下辈子也记着!”
“别跟我来这套,”
时念笑了笑,眼角的细纹在炭火光里格外柔和。
“真要谢我,等你铺子开张,给院里的姑娘们留些好胭脂就行。”
王二和张老三也跟着作揖,粗粝的道谢声撞在廊柱上。
弹回来时,恰好混着后院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一起传入耳中。
念五揣着银票往外走时,吴婶追出来塞给他个布包。
里面是十几块刚蒸好的大花卷,还冒着热乎气:“拿着给你的兄弟们带着,垫垫肚子。”
念五没有拒绝,而是对着吴婶深深鞠了一躬。
看着念五的背影消失在巷口,吴婶才转头对时念叹道:
“这孩子,心思重,却也实诚。”
时念收回目光,“嗯。”
日子像戏台角上的串铃,叮叮当当地就滑到了正月初七。
春螺巷的积雪化了大半,青石板上淌着细碎的水洼,映着檐下新挂的红灯笼。
天还没擦黑,怡红院门口就排起了长队。
人声裹着暖意,把巷口都堵得满满当当。
狄英杰带着三个同窗挤在最前头,手里攥着年前的戏票。
旁边的柯桥摇着折扇,扇面上的墨竹晃了晃,语气里带着惯有的不屑:
“我说狄兄,至于吗?不过是个戏班子开馆,值得咱们等这么长时间?”
狄英杰没急着反驳,只是指了指怡红院檐下挂着的新灯笼。
“表哥,你来盛京,不知道这怡红院的分量。”
他“嘿嘿”笑了一声,“不过等会儿你就知道了!”
正说着,巷尾忽然传来一阵喧哗。
一辆乌木马车缓缓停在拐角,车帘被小厮轻轻掀开,露出一角藏青色。
那袖口绣着暗纹云鹤,瞧着就十分低奢。
队伍里顿时静了静,随即又热闹起来,都好奇这国公爷怎会来听民间戏台的戏。
恰在此时,怡红院的朱漆大门“吱呀”一声开了。
时念站在门内,月白比甲外罩着件银狐披风,领口的绒毛衬得她脸色更显白皙。
身后跟着念八和念九,两人手里各捧着一堆红绸包裹的礼盒。
礼盒上系着金线绣的“福”字,在灯笼光下闪着亮。
“让各位久等了。”
时念的声音清清爽爽的,像山涧刚融的泉水,顺着晚风飘进人群。
“今日是怡红院开馆的日子,备了些薄礼,里面是院里自做的糕点和暖身的姜糖,不成敬意,还请各位笑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