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穿成老鸨:我爆改怡红院 > 第235章 夜商永州书肆计,弃戏园择土扎根

第235章 夜商永州书肆计,弃戏园择土扎根

第235章 夜商永州书肆计,弃戏园择土扎根 (第1/2页)

晚香园的烛火又亮到了三更。
  
  更夫的梆子声从巷口传来。
  
  “咚——咚——咚——”三响,沉闷地撞在窗纸上。
  
  时念才惊觉指尖的狼毫已蘸了满墨,在宣纸上晕开个墨团,像朵未开的花。
  
  案上堆着厚厚的账簿和抄本,最上面是永州各戏园的名录,聚乐班、鸣凤社、庆和园……
  
  密密麻麻记了二十多家。
  
  每个名字旁都标注着擅长的剧目,“聚乐班擅演三国”“鸣凤社以旦角见长”……
  
  “吱呀”一声,门被推开条缝。
  
  吴婶端着碗汤探进头来,“阿念,喝口汤再忙吧,给你炖了些莲藕排骨汤。”
  
  时念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笑着接过汤碗,温热的瓷面熨贴着手心:“吴婶你怎么还没睡?”
  
  吴婶闻言笑了笑,“我们啊,人上了年纪,老了,也就没那么多觉了。”
  
  她往时念眼下瞅了瞅,见那片青黑比昨日又重了些,忍不住叹气。
  
  “自打去年改革怡红院开始,你就没好好歇过。”
  
  “咱们在南岸那会儿好歹有祥福园的李庚生他们搭伙,怎么到了永州,你自己反倒……”
  
  她往案上的名录扫了眼,忽然道:
  
  “我瞧聚乐班那班主挺实诚,戏也演得像模像样,咱们就像在南岸那样,让他们当据点不成吗?”
  
  “何苦非要自己开铺子?”
  
  还搞得自己每天都熬到三更半夜。
  
  时念舀了勺汤,莲藕的清甜混着排骨的香漫开来,她望着碗里晃动的倒影,轻声道:
  
  “吴婶,永州的情况和南岸不一样。”
  
  南岸的祥福园虽有底蕴,却被张万利逼得快散了架,怡红院的合作是雪中送炭;
  
  可永州的戏园早已自成气候,聚乐班的《三国演义》座无虚席,鸣凤社的新戏刚排就有人预定。
  
  若是贸然插一脚,反倒像抢了别人的饭碗。
  
  “您看这些戏园,”
  
  时念指着名录上的批注。
  
  “聚乐班的班主为了让戏班能养住人,选择自己勒紧裤腰带,鸣凤社的旦角是从窑子里赎出来的,她说戏园是第二个家。”
  
  她顿了顿,指尖在“庆和园”三个字上轻轻点着。
  
  “他们活得都不容易,咱们何苦去分走他们努力的成果?”
  
  吴婶听得似懂非懂,却知道时念的心思素来比旁人细,只是心疼地拍了拍她的肩。
  
  “道理我不懂,只知道你得顾着自个儿的身子,汤快喝,凉了可就没那么好的味道了。”
  
  她说完便转身往外走,脚步在青石板上踩出轻响,像怕惊扰了这份深夜的安静。
  
  时念望着碗里的汤,忽然想起在盛京时,吴婶也是这样,总在她熬夜改戏本时端来点心,说“身子是本钱”。
  
  这世上最朴素的关心,从来都藏在热汤热饭里。
  
  “念姐,还在看呢?”
  
  杜元介和乔章林从外间进来,两人手里都捧着卷宗,青布长衫上沾着夜露的湿意。
  
  杜元介将一卷账册放在案上,封皮上写着“书肆筹备款”,字迹工整得像刻出来的。
  
  乔章林则捧着叠抄本,是《蓝星故事集》的永州增补版。
  
  里面添了些当地的风土人情,比如把“黄河”换成“潇水”,把“长安”换成“永州城”……
  
  “吴婶刚来过?”
  
  乔章林瞥见碗里的汤,笑着打趣,“闻着香味就知道是吴婶的手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