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李睿李贤番外:弃爵守初心 (第1/2页)
永安侯府的秋意比别处沉。
书房窗棂外的老桂树落了满地碎金,风卷着香屑飘进屋里,落在李睿案头的梨木印盒上。
盒面雕着竹叶纹,是苏婉当年亲手选的样式,边角被岁月磨得温润,藏着说不尽的旧话。
李睿指尖摩挲印盒,目光落在对面的李贤身上。
当初的叛逆少年一晃眼已经到了而立之年。
长衫衬得他身姿挺拔,眉宇间却少了勋贵子弟的矜贵,多了几分在怡红院帮衬民生时染的烟火气。
“贤儿,”
李睿声音比往常沉些,指腹轻叩印盒。
“你母亲走得早,侯府的担子早该交到你手上,这印信,你收着。”
“不日我便会去皇上面前为你请封世子……”
印盒被推到李贤面前,盒盖半开,露出“永安侯府”的阳文铜印。
铜印泛着冷光,却压着满室桂香,沉甸甸的。
可李贤没接,只是躬身行礼,语气平静又坚定:“父亲,儿子不能接。”
李睿愣了愣,十分诧异的看着他。
他原以为李贤热衷爵位,会应下这责任。
毕竟这是苏婉当年的盼头,盼侯府撑着苏家,盼儿子有安稳前程。
“为何?”
李睿声音带了点怅然:“觉得担子太重?还是怪父亲这些年心思在苏家旧案上,忽略了你?”
“都不是。”
李贤抬头,眼里没有怨怼,只有清明。
“父亲,儿子跟着表姐在怡红院做事这些年,早看清了自己的本事。”
“我性子慢,不善朝堂博弈,也不懂族中庶务。”
“可二弟他不一样,他在文盛之会时协助乔编修整理译稿,条理分明。”
“上月泉州公平交易署出乱子,他三言两语就理清渔民与粮商的纠纷。”
“侯府要昌盛,需得有他这样能扛事、懂实务的人袭爵。”
这话让李睿怔了半晌。
他想起李煜前几日还在朝堂上帮陈立威递了“渔贸市集”的奏疏。
那奏疏条理清晰,连南齐帝都赞“有民生心”。
只是他总念着苏婉的托付,想着李贤是嫡子,该承爵位。
“你就真舍得把侯爵之位让给你弟弟?”
李睿追问,目光藏着试探。
李贤却笑了,眉眼间染着怡红院的温和,像想起暖心事:
“父亲,前阵子在怡红院整理信件时,表姐跟我说有时候看清自己的能力而放弃,并非懦弱。”
反而是一种勇敢。
敢于直面自己的勇敢。
“儿子知道自己不是聪慧之人,强行担着,既误侯府,也误自己。”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案上苏婉当年用的砚台上。
“母亲若在,也会希望侯府能真正帮百姓,而非只守爵位虚名。”
“二弟他能做到,儿子做不到,这没什么丢人的。”
李睿望着儿子坦荡的眼神,忽然想起苏婉当年常说“人要认清楚自己的本心”。
那时苏婉还在,总劝他别太执着权势,多看看民间苦。
如今李贤竟也有这份通透,倒像苏婉的影子落在了他身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