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对这个世界温柔的回应 (第2/2页)
可能觉得这个数字和萧景辰的一比有点拿不出手,他不好意思地解释补充道:
“最近咱们换新办公地点、添置设备车辆、给你租公寓,后面还有一个电影项目在前期孵化,到处都要用钱,工作室账上能动的现金实在不多……”
萧景辰闻言,不禁莞尔。
他看着林海那副既想慷慨解囊又忍不住精打细算的实在样子,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
“量力而行即可,有心就好。慈善的本意是锦上添花、雪中送炭,总不能因为做好事而影响了正事。”
林海嘿嘿一笑,心里踏实下来,立刻拿起手机开始忙碌:
“我这就查一下网上公布的贫困地区学校名单和急需援助的福利机构信息……”
捐款的念头,并非萧景辰一时兴起的冲动。
早在拿到第一笔堪称巨款的片酬,并意识到自己身处一个顶尖高收入的行业时,他就在心中埋下了这个想法。
萧景辰打从心里认为自己能够在这个崭新的世界安稳立足,固然离不开自身的本事,但同样离不开脚下这片土地所给予的和平与秩序。
作为乱世之人,他无比清楚,这样的生活必定是无数人民不惧死亡的奋斗,才能铸就的和平与繁荣。
他喜欢这个朝代,也心怀一份感激。
若有余力,他愿以一点心意回馈给这个世界。
哪怕只是微小的一分光、一份热,也算是给这片唤他而来的人间,温柔而坚定的一道回应。
无论是在战火纷飞的大周,还是在这片祥和安宁的土地,萧景辰希望世界越来越好的朴素愿望,一直从未变过。
---
千里之外,G县山区。
夏末的燥热尚未完全褪去,阳光依旧毒辣地炙烤着这片土地。
镇子边缘,一所名为“向阳”的福利院静静地坐落着,斑驳的围墙诉说着岁月的痕迹。
院子里,几个孩子穿着明显短小或洗得发白的旧衣服,在空地上追逐一个瘪了气的皮球。
看书的孩子们,手上的书本页面泛黄,有些甚至散了架,被细心的工作人员用胶带重新粘好。
几位老人坐在廊下的阴影里,慢悠悠地摇着蒲扇,目光慈祥地追随着孩子们的身影。
整个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却处处透出一种捉襟见肘的清贫。
院长姓陈,是位五十多岁的中年女性。
陈妈妈最近愁容满面,夜里常常辗转反侧,唉声叹气。
就在一个月前,一位穿着光鲜、带着庞大团队的年轻艺人突然造访,笑容亲切地表示要通过私人渠道进行一笔“回馈社会”的慈善捐赠。
陈妈妈喜出望外,孩子们快开学了,如果能有一笔捐款,就能给每个孩子添置一套合身的新衣、一个结实的新书包,甚至还能换一批崭新的文具和课本。
她怀着无比感激的心情,极力配合着这场她并不熟悉的“表演”。
那个下午,烈日灼人,她组织孩子们排好队,举着精心手绘却难免简陋的欢迎牌,一遍又一遍地配合拍摄,老人们也在一旁陪着笑脸。
那位被工作人员和镜头簇拥着的艺人,摆出各种亲切关怀的姿势与孩子们合影,口中承诺的捐款数额美好得如同天籁。
整个院子都被希望填满。
折腾了整整一个下午,拍摄终于结束,艺人团队在一片喧闹中匆匆离去,留下满院狼藉和更深的期待。
然而,半个月、一个月过去了……承诺的捐款如同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陈妈妈几次尝试着联系对方团队,最初还能被客气地敷衍“还在走财务流程”、“很快到账”,再到后来,电话再也无法接通,信息也无人回复。
她的心彻底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