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6 (第1/2页)
又过了六日,艾菲的烧终于退了,却依旧身子虚弱。走路要扶着廊柱,说话也轻声细语的,仿佛一阵风就能把她吹倒。这日午后,天难得放了晴,阳光透过窗棂洒进来,暖融融的。甄嬛要去御书房给皇上送亲手做的绿豆糕,特意让艾菲跟着,笑着说:“总在屋里躺着也不好,带你多晒晒太阳,补补元气。”
艾菲扶着甄嬛的胳膊,慢慢走在连接御书房的回廊上。廊外的紫藤萝开得正盛,淡紫色的花穗垂下来,风一吹,便有花瓣落在她的发间、肩头。她正低头拂去肩上的花瓣,就听见前方传来太监尖细的唱喏声:“皇上驾到——”
甄嬛连忙拉着艾菲避到廊下,屈膝行礼:“臣妾参见皇上。”
雍正迈步走来,身上穿着明黄色的常服,腰间系着玉带,神色带着几分批阅奏折后的疲惫。他的目光落在甄嬛身上时,瞬间温和下来:“免礼,这么热的天,你怎么来了?”
“臣妾想着皇上在御书房批阅奏折辛苦,做了些绿豆糕送来,给皇上解解暑。”甄嬛浅笑嫣然,将手中的食盒递了过去。
雍正接过食盒,指尖不经意触到甄嬛的手,见她手心微凉,便皱了皱眉:“怎么手这么凉?仔细受凉。”说着,便要叫太监拿件披风来。甄嬛连忙拦住:“皇上不必费心,臣妾不冷。”
就在这时,雍正的目光无意间扫到了甄嬛身边的艾菲。见她脸色苍白,身形单薄得像片柳叶,靠着廊柱才勉强站稳,连站都站不稳,不由皱了皱眉:“这丫头是怎么了?前几日听内务府说,你宫里的婢女在翊坤宫受了罚,病得很重,就是她?”
艾菲心里一紧,知道机会来了。她连忙屈膝行礼,动作幅度不敢太大,怕显得自己身子硬朗,声音轻得像棉花:“回皇上的话,正是奴婢。劳皇上挂心,奴婢……奴婢已经好多了。”
“好多了?”雍正的目光落在她依旧泛着淡青色的脸颊上,又扫过她微微发颤的膝盖,语气里多了几分不悦,“华妃也太不像话了。不过是个婢女失言,竟罚得这么重,生生把人折腾病了。这几日你宫里的份例,是不是也被翊坤宫那边克扣了?”
艾菲连忙摇头,眼神里满是惶恐,仿佛怕皇上迁怒华妃,又怕连累甄嬛:“皇上息怒!不关华妃娘娘的事,也不关份例的事,是奴婢自己笨,没管住嘴。那日娘娘问起小主新得的那支羊脂玉簪,奴婢不该说皇上您夸小主的玉簪‘清雅脱俗,比赤金步摇更衬气质’,惹得娘娘不高兴。”
她说着,轻轻咳嗽起来,扶着廊柱的手微微收紧,指节都泛了白,脸色又白了几分:“其实娘娘罚奴婢,也是为了让奴婢长记性,免得往后再犯糊涂,给小主惹麻烦。奴婢不怪娘娘,只怪自己嘴笨。这些日子,小主怕奴婢身子弱,还把自己的燕窝分了一半给奴婢,每日都亲自来看奴婢,给奴婢喂药、擦身……若不是小主悉心照料,奴婢怕是还起不来床呢。”
这番话,既替华妃说了“情分”,免得皇上觉得她挑拨是非,又悄悄点出自己是“记挂皇上对小主的赞赏”才失言,更把甄嬛“体恤下人、心地善良”的形象不动声色地说了出来——她知道,皇上最看重的,就是甄嬛这份难得的温柔与体贴。
果然,雍正听了这话,脸色缓和了不少。他看向甄嬛的眼神里,多了几分赞许与心疼:“你倒是心细,还这么体恤下人。往后别总想着别人,也要好好顾着自己的身子。”说着,便转头对身边的总管太监李德全说:“去内务府传旨,给碎玉轩的艾菲赏两匹杭绸、一匣珍珠,再送些上好的老山参来。一个忠心护主的丫头,不能受了罪还没个补偿。另外,再给莞贵人加些燕窝、海参的份例,让她也好好补补。”
“谢皇上恩典!”艾菲连忙跪倒在地,动作慢且轻,显得身子虚弱不堪,声音带着几分哽咽,“皇上这么疼奴婢,奴婢……奴婢往后一定更加用心伺候小主,绝不辜负皇上的厚爱!小主待奴婢如亲人,奴婢这条命,就是小主的!”
她磕头时,额头轻轻碰在青砖上,没敢用力,却恰到好处地显出了虔诚与感激。雍正点点头,又叮嘱了甄嬛几句“别太累着自己”,才带着人继续往御书房走去。
等皇上走远了,甄嬛才扶起艾菲,无奈地摇了摇头,语气里却带着笑意:“你啊,嘴巴倒是越来越甜,不仅让皇上记挂你,还顺带替我讨了份例。”
艾菲垂下眼,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声音依旧柔弱:“都是托小主的福。若不是小主平日里待奴婢如亲人,奴婢也不敢在皇上面前说这些话。再说,小主本就该得到皇上的疼惜,奴婢只是说了实话而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