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10 (第2/2页)
傍晚的时候,小厨房送来新炖的冰糖梨水,甄嬛让艾菲给安陵容送去一盅。艾菲提着食盒走到偏殿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安陵容和她贴身丫头宝鹃的声音。
“……姐姐果然惦记我,还特意让小厨房炖了梨水,”安陵容的声音带着点雀跃,“早上那桂花糕,我故意留了大半块送回去,还提了浣碧,你没看见浣碧那表情,虽没说什么,心里肯定是高兴的。”
“小主英明,”宝鹃的声音附和着,“这样一来,甄小主觉得您懂事,浣碧姑娘也承您的情,一举两得。”
“可不是嘛,”安陵容轻轻笑了一声,“在这宫里,多一个人念着好,总比多一个人记恨强。我不像姐姐有皇上疼,有沈姐姐帮衬,只能自己多留意些……对了,那梨水你一会儿趁热给我端来,我得好好尝尝,姐姐宫里的东西,总不会差的。”
艾菲站在门外,手里的食盒微微发烫。她没立刻敲门,而是靠着门框,听着里面的动静,嘴角的笑意又深了些。原来安陵容不仅想讨小姐和浣碧的好,连自己丫头都要特意说一句,好让宝鹃也觉得她心思周全。这小心机一层叠一层,倒比戏本子里写的还热闹。
她等了片刻,才轻轻敲了敲门:“安小主,我是艾菲,小姐让我给您送梨水来了。”
门很快开了,安陵容脸上已经换了那副怯生生的模样,见了她就笑着说:“辛苦你了,快进来坐。”她接过食盒,打开盖子时眼睛亮了亮,却没立刻喝,而是转头对宝鹃说:“快给艾菲倒杯茶,别傻站着。”
“不用麻烦安小主,”艾菲笑着摆手,“小姐还等着我回去回话呢,我这就走了。”
“那你慢走,替我谢谢姐姐。”安陵容送她到门口,语气诚恳,眼神里满是感激,仿佛刚才在屋里算计的人不是她。
艾菲走出偏殿,抬头看了看天。夕阳把云彩染成了金红色,碎玉轩里的桂花香又飘了过来,混着梨水的清甜,格外好闻。她想着安陵容那副又认真又笨拙的样子,忍不住笑出了声。
回到正屋,甄嬛正坐在窗边看书,见她回来就问:“送过去了?陵容反应怎么样?”
“挺高兴的,”艾菲笑着回话,“还让宝鹃给我倒茶,说要多谢小姐呢。”她没提在门外听到的话,也没说自己看出来的小心机——有些事,戳破了就没意思了,不如就这么看着,看安陵容在这深宫里,用她那点小算计,一点点地往前走,倒也算是碎玉轩里,一段不显眼却有趣的小光景。
甄嬛听了,放下书,对着窗外的桂花树笑了笑,轻声说:“她心里有数就好。”
艾菲点点头,走到桌边给小姐续上茶水。阳光透过窗棂,落在书页上,照得那些墨字都暖融融的。她知道,小姐和自己一样,都瞧着安陵容的那点小心机,也都觉得,这样的小心机,算不上坏,只是一个在宫里挣扎的小主,最寻常不过的求生方式罢了。而这份不戳破的默契,就像廊下的阴影,像檐角的桂花,悄悄藏在碎玉轩的日常里,成了只有她们两人知道的,一点有趣的小秘密。
往后的日子里,艾菲总爱多留意安陵容几分。看她在小姐面前,把刚绣好的帕子递过来,说“姐姐皮肤白,这颜色衬您”,其实那帕子的针脚,比给皇后绣的还要细密;看她在沈眉庄来的时候,特意拿出自己攒的上好茶叶,说“眉姐姐爱喝茶,这是我托人从江南带来的,您尝尝”,其实那茶叶,是前几日皇上赏给小姐,小姐又转赠给她的;看她在浣碧抱怨宫里用度紧时,悄悄塞给浣碧一支银簪,说“我也用不上这么多首饰,姐姐要是不嫌弃就拿着”,其实那银簪,是她特意让宝鹃去内务府领的,挑了浣碧最喜欢的缠枝纹。
每一次,艾菲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却从不说破。她甚至会在小姐问起安陵容近况时,笑着说“安小主挺好的,今儿还跟浣碧姐姐说笑呢”,把那些小心机,都藏在日常的琐碎里。因为她知道,在这深宫里,一点无伤大雅的小心机,就像寒冬里的一点炭火,虽然微弱,却能让安陵容多一分暖意,也让碎玉轩的日子,多了几分不那么单调的趣味。
就像那一日,安陵容送来自己做的桃花膏,说“姐姐春天容易犯咳嗽,这桃花膏润肺,您试试”。艾菲看着那装膏子的白瓷瓶,瓶身上刻着小小的“陵容”二字,比上次送的桂花糕碟子里的字,又工整了几分。她笑着接过,心里想着:安小主这心思,又细了些,倒不知道下次,又会想出什么新法子来呢。而这份期待,也成了艾菲在碎玉轩当差的日子里,一份悄悄藏在心底的,独有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