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他借了一场东风,却还了位妻子 (第2/2页)
【而最令人扼腕叹息的,莫过于那位刚烈的状元夫人,安妙衣。】
天幕的画面,再次回到了木正居的身上。
【据后世史料《帝国首辅传》记载,木正居十年蛰伏期间,与妻琴瑟和鸣,时常一人抚琴,一人吹笛,乡邻皆以为神仙眷侣。】
【然而,一个算尽天下的智者,会天真到以为一纸休书,就能在抄家灭族的滔天大罪面前,保全自己的妻儿吗?】
【还是说,你们以为的休书,便是那洋洋洒洒的恩断义绝之词?】
音未落,画面一闪。
一张被泪水浸透,又被紧紧攥成一团的宣纸,在安妙衣倒下的手中,缓缓展开。
没有长篇大论,没有爱恨情仇。
那张纸上,只有二个墨迹淋漓,力透纸背的大字。
“跑!”
这一个字,比千言万语,都更具冲击力。
奉天殿前,所有人都懵了。
“???”
【木正居算准了建文帝会为了“仁君”之名,不会为难一个被“抛弃”的孤儿寡母。
但他终究是高估了对手的底线,或者说,他低估了一个读书人被逼到绝路时的狠辣。】
【安妙衣听从了丈夫的嘱托,她带着七个孩子,连夜逃出了京城。】
【然而,抓不到木正居的妻儿,建文帝的鹰犬,便将屠刀挥向了安妙衣在老家颐养天年的老父亲。】
画面中,白发苍苍的安定国被锁上枷锁,押赴刑场。
圣旨昭告天下,逆贼木正居之妻安氏若不限期自首,便将其父凌迟处死!
【一边,是丈夫用性命换来的生路。】
【另一边,是生养自己的父亲。】
【这位奇女子,在荒野之中,抱着自己的孩子,枯坐了一夜。
天亮时,她将六个年长的孩子托付给忠心的老仆,让他们继续往北。】
【而她自己,则抱着那个尚在襁褓中的、木正居从未见过一面的第七子,毅然掉头走回了那座对她而言,意味着地狱的京城。】
【她不是被抓住的。】
【是她自己走回去的。】
天幕之下,马皇后再也忍不住,别过头去,用衣袖拭着眼角的泪。
“混账!混账东西!”朱元璋的怒火,终于在此刻彻底爆发!
他指着天幕上那个看不清面容的年轻皇帝,气得浑身发抖。
“拿人家的老父亲和女人做要挟!这是皇帝能干出来的事?咱就算是街上的泼皮,也干不出这么下作的事!”
“咱的脸!咱老朱家的脸!都被这个畜生给丢尽了!”
他不是在骂朱棣造反,而是在骂朱允炆,不配为人!
北平城下,笛声依旧。
十几名亲卫策马环绕,将木正居牢牢护在中间。
他们身处城墙之下,远离主战场的血肉绞杀,四周只有零星的溃兵与尸体。
偶尔有建文军的士卒路过,看到这诡异的一幕,也都只是远远地望了一眼,便默默地绕开。
他们或许不懂什么天下大势。
但他们知道,那个男人,是个狠人,也是个值得敬佩的敌人。
半刻钟过去。
曲至一半,笛声却毫无征兆地停了。
亲卫们心中一紧,纷纷望去。
“哇……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