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景泰八年,国泰民安。 (第1/2页)
一句话,如同一盆冰水,从头顶浇下。
朱元璋脸上的笑容凝固。
是啊……
一个被废掉的太上皇,他是怎么回来的?
他回来之后,又会如何对待这个拥立新君,抢了他皇位的于谦?
一个可怕的念头,在朱元璋的脑海中滋生。
而天幕也适时地给出了答案。
【然而,历史的吊诡之处,就在于此。】
【英雄的凯歌,往往只是另一段悲剧的序章。】
【北京保卫战后,景泰帝朱祁钰励精图治,重用于谦等贤臣,大明国力迅速恢复,史称“景泰中兴”。】
【然而,好景不长。】
【景泰八年,国泰民安,景泰帝却因病重,无法理政。】
天幕画面一转,出现了另一个时空节点。
【在讲述后续之前,我们不得不将时间拨回到那个风雨飘摇的时刻。】
【瓦剌联军兵临城下,京师危在旦夕。】
【曾经不被看好的郕王朱祁钰,在这个时候,却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震惊的决定。】
画面中,城门口。
一位老妇人站在城门之下,望着前面那个身披甲胄的身影。
“钰儿……”
“快回来,到娘这里来。”
朱祁钰回过头,对着母亲笑了笑。
“母后……”
“儿臣姓朱。”
“朱家的男人,还有血性,还愿意为国效忠。”
他顿了顿,“我有儿子了。儿臣不怕死。”
话音落下,他挥动马鞭,头也不回地策马而去。
老妇人望着儿子远去的背影,泪流满面,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朱祁钰膝下无子,在执政后期,他将朱祁镇的长子朱见深,立为了太子。】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人们说,夺门之变,朱祁镇夺的是“自己儿子”皇位的原因。】
天幕的旁白,带着一丝唏嘘。
【宣德皇帝朱瞻基临终之前,曾评价自己的次子:此子懦弱无刚,不堪大用。】
【可当国家危难,生死存亡之际。】
【正是这个被所有人都不看好的懦弱皇子,喊出了那句——】
【“倘若大明真的要亡,我愿做第一个殉国之人!”】
【所有人都不看好他。】
【偏偏,他最争气。】
画面切换,皇宫深处,一场阴谋,正在酝酿。
几个鬼鬼祟祟的身影,在夜色中,密谋着什么。
【武清侯石亨、都督张軏、太监曹吉祥等人,为谋拥立之功,趁着景泰帝病重,悍然发动了政变。】
【他们撞开南宫的大门,迎回了已被幽禁多年的太上皇朱祁镇,助其复辟。】
【史称——夺门之变。】
看到这里,所有人的心,都沉了下去。
【复辟之后,这位“大明战神”,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安抚朝臣,不是论功行赏。】
【而是以“谋逆”的罪名,下令逮捕了刚刚从病榻上挣扎起来,准备上朝的兵部尚书,于谦。】
“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