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朱元璋造自己的反? (第1/2页)
【崇祯殉国,确实为大明挽回了最后的体面。】
【他用一根绳子,守住了华夏君王最后的风骨,也为自己那充满争议的一生,画上了一个足够悲壮的句号。】
天幕上的评论区,在短暂的沉寂后,再次活跃起来,只是这一次的语气,充满了无奈与调侃。
【实话实说,就崇祯末年那个烂到根子里的局,别说崇祯自己了,就是把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打包空投过去,估计也得傻眼。】
【如果是崇祯初期或许还有可能,如果是中后期的话,那还是直接投了,洗洗睡吧,梦里啥都有。】
【哈哈,此话在理!祖龙过去,一看国库,‘朕的钱呢?’,再一看朝堂,‘朕的臣子呢?’
最后一看边关,‘朕的长城……草,怎么自己先塌了?’怕不是当场就要再修一次阿房宫压压惊。】
【明末那帮东林党,你跟他们讲道理?他们比你还会讲!
你跟他们谈理想?他们满嘴都是仁义道德!一谈到交税,就集体装死。二凤怕是连开个贞观之治的头都难。】
【所以说,王朝末年,神仙难救。
那已经不是一两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系统,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全都烂透了。想从内部修补?无异于痴人说梦。】
这番话,让几个时空的大明君臣都陷入了沉默。
他们本以为,只要有英明的君主,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可现在看来,当一艘船的每一块木板都开始腐朽时,再高明的船长,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沉没。
然而,就在此时,一条评论,却提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假设。
【等等!我突然有个大胆的想法!别人不行,但有一个人,或许……真的可以!】
【谁?】
【洪武大帝,朱元璋!】
此言一出,所有时空的老朱家人,齐齐一愣。
尤其是洪武十三年的朱元璋本人,更是眉头一挑,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杆。
咱?
没错,就是咱!
咱当年能从一个要饭的乞丐,一路打到南京称帝,还有什么事是咱办不到的?
不就是个烂摊子吗?咱收拾的烂摊子还少吗?
然而,天幕接下来的话却让他脸上的得意瞬间凝固。
【但是,就算老朱穿到崇祯身上,他也救不了大明。】
【因为他很快就会发现,自己这个开国皇帝,到了明末,唯一能走的路,竟然还是他最熟悉的那条——】
【造反!】
【哈哈,此话在理。
我认为让老朱跟永乐还有二凤过去,直接拉一支队伍,把大明打崩,再搞一个新的大明,都比从内部拯救大明简单太多了。】
【正巧这活他们也熟。】
“……”
朱元璋嘴角抽搐,脸色逐渐红温。
【你们设想一个场景:洪武大帝一睁眼,发现自己成了崇祯。】
【他做的第一件事,肯定是清查国库。结果一看,户部账上那点银子,还不够京营一个月的军饷。】
【第二件事,整顿朝堂。他想杀几个贪官污吏立威,结果发现满朝文武,杀一个,就等于捅了马蜂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