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论木圣的含金量! (第1/2页)
永乐年,老年朱棣看着天幕上那句“谁没来朕可记着呢”,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对!就该这样!咱的子孙,就得有这股狠劲儿!”他一拍大腿,看向身旁的朱高炽。
“老大,学着点!以后你要是当了皇帝,谁敢不听话,就这么给咱拾掇他!”
朱高炽咧嘴一笑,重重点头:“爹,您放心!我懂!”
天幕上的弹幕,话题从宏大的战场,转向了那些在绝望中坚守的“小人物”。
【别光看那些神兵天将啊!别忘了那些战至最后一刻的人!】
【没错!常伴龙身,虽无龙魂,但染龙威!
偌大一个紫禁城,当文武百官开门投降,当京营兵马望风而逃时,竟然是一群平日里最被人瞧不起的太监,战到了最后!】
【还有锦衣卫!虽然没给多少镜头,但肯定也有他们!他们才是真正护卫在皇帝身边的最后一道防线!】
【天子守国门,太监殉社稷!】
【巅峰见证虚伪的拥护,黄昏见证忠诚的信徒!这句话用在这里,再合适不过了!】
【这一战,打出了大明的风骨!哪怕中祖最后真的失败了,没有等到援军,凭他这份殉国的决心,也绝对配得上一句“明烈宗”的庙号!】
【何止烈宗!你们看到后面的史料补充了吗?王承恩是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葬入皇陵的太监!这含金量,不可谓不高!】
看着这些评论,几个时空的大明君臣,都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他们从未想过,有一天,一个王朝的尊严,需要靠一群身体残缺的阉人去捍卫。
这是一种荣耀,更是一种悲哀与讽刺。
朱元璋长长地叹了口气,“现在看来,老四的孙子辈所做倒也不算全错。”
天幕上的弹幕,在短暂的沉寂后,再次爆发。
【说句公道话,哪怕是没有木圣的那个平行时空的崇祯皇帝,也绝对算不上昏君。】
【确实!他接手的就是一个地狱开局,天灾人祸,内忧外患,党争不断,国库空虚……换谁来都得麻爪。】
【别说换谁了,就崇祯这开局,我估计就算是丞相亲至,在没有前期铺垫的情况下,也未必能比他做得更好。】
【对呀!所以说,中祖的选择才是最优解!只有用战争彻底洗牌,把那些盘根错节的士族、门阀、勋贵全都打碎了重新来,大明才能有救!】
【这不就跟木圣留给他的信里说的一样嘛!腐肉不除,新骨不生!与其被动等死,不如主动掀桌子!】
洪武十三年,朱元璋摸着下巴,对天幕上的观点深以为然。
他当初之所以能建立大明,不就是因为把蒙元那些旧有的统治阶级,全都给掀翻了吗?
看来,这“造反”,还真是解决问题的终极密码。
只是……让自己造自己的反,这感觉,怎么想怎么别扭。
【不过,这也正如中祖所言,终究只是治标不治本。只能强行给大明续命,但却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头。】
【是啊,这就像天可汗唐太宗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一样,虽然坐稳了皇位,开创了贞观之治,但也给后世子孙做了一个“榜样”。
导致唐朝后面为了争皇位,父子相残,兄弟阋墙的事情层出不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