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佛念以为的见家长 (第2/2页)
“原来你记得我让你别纠缠我,那你现在又在干什么?”
谢清言说的十分自然:
“我确实记得,但我没说要遵守。”
马文才一阵沉默,转过脸去。
眼前一片浓碧浅绿,连日下雨,今日却是大好的晴天,瓦蓝天空之下,翠色迎面而来。
谢清言立刻打蛇随棍上:“现在,我们去吃饭吗?”
马文才没说话,只是向前走去。
谢清言便欢天喜地的跟上来,带落一树繁花。
“现在去膳堂,不知还有没有菜?”
“若是梁山伯他们没到,苏安可能会留菜,咱们俩可不一定。”
马文才道:“你不是会使银子开小灶吗?”
谢清言摇头:“自从我搬进春归院之后,院子里从我们到下人,都是去膳堂吃。”
“一点破例也不能有的。”
“族姐说了,若开了这个口子,富家子弟有样学样,都使银钱开小灶,寒门子弟却只能去膳堂用饭。”
“学子之间本就分寒门和士族,长此以往,同窗之间岂不是更加泾渭分明,恐怕要生出许多隔阂。”
谢清言的语气中并无一丝抱怨,全是对谢道韫的钦佩:
“何况这也违背了山长办学的初衷,把求学的清静地变成论财排辈、攀比拉拢的市井场了。”
谢道韫是真正有林下之风的君子。
这样的制止,保全不仅是寒门学子的体面,也是书院读书问道的本心。
马文才目光扫过谢清言,语气听起来倒挺真心的:“谢先生确实见微知著,你倒是很听她的话。”
其实他不是不能看明白,谢道韫身上是颇具那种一见便为之心折的气质的。
让人没办法不消除所有成见,心悦诚服。
“谢家确实能人辈出,不愧是诗酒风流之家。”
谢清言闲闲的点头,正要附和一句。
马文才却话锋一转:“为什么却从未听过你的声名呢?”
谢清言答的顺遂:
“我自小病弱,自然声名不显。”
“要知道,我兄长与我有六分肖似,便已经是陈郡女子的梦中檀郎了。”
何时借得东风便,刮得檀郎到枕边。
马文才语气凉凉的,听不出什么情绪:“是吗?”
谢清言却一点都没着慌,反而还神气道:
“文才兄是想要找人打听我吗?”
“我这一支虽然早早分了家出来,不是高门显贵家,也还是门禁森严呢,下人们嘴巴严实的很。”
“你要是想知道什么,不妨直接问我。”
马文才听她这样说,却连眼神都没变一下,反倒转开了话题:
“不是要吃饭吗?你想吃什么?”
谢清言自然以为他说的是使银钱劳动苏大娘和苏安的事:
“还是不要了,膳堂有什么就吃什么吧。”
马文才目光掠过自己缠着细布的手掌,语气平淡:
“家中得知我的手受了伤,跟山长允了特例,派了几个下人过来照料。”
既然还派下人来照料,想必是没提手怎么伤的。
到底还得是杭州本地人,占尽地利之便,仆从来去也方便。
不像其他远道而来求学的学子,家里养的金尊玉贵,到了这儿为求方便,一般也就是带个书童来。
要不怎么说家中千日好,出门一时难呢。
谢清言点点头。
既然这样,那她蹭饭也毫无负担了。
这种心态像某种预兆一般,下一刻,谢清言注定无法再平静了。
因为马文才不知为何,转头看向她,语气却顿了顿:“我爹也来了。”
谢清言本来都快走到门口了,猛然抬起头来: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