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请一下假 需要修文 (第2/2页)
马文才一直站在早逝母亲的这一方,厌恶父亲的家暴行为,谴责他逼死母亲的做法,更恨父亲最后纳妾的不专情。
这是07年的反派,而现在2025年了,依然有很多主张着家和万事兴的和事佬,依然有很多儿子站在压迫母亲的父亲那一边,他们要支持这种行为,因为他们以后也打算压迫妻子,所以有“我不敢看父亲的眼睛”“一辈子想要父亲的认可”这种娇子文学的出现。
直到最后马文才也没有跟父权和解,没有用父亲那点深情来麻痹自己,反而是梁山伯谴责他“父亲打儿子有什么大不了的”,以此拔高主角,只能说编剧把他以为的善和孝给了梁山伯,反而成就了马文才这种不和解的倔强感。
脸当然是他的魅力之一,但我不认为他除了脸一无是处,我欣赏这样的不原谅,这种不原谅不和解也是我一直以来反抗某些东西的信仰,算是我在孩提时代学到的英雄主义(原创为陈都灵粉丝:成为陈都灵是我少女时代的一种英雄主义)。
直到今天,我也有这样的朋友,面对父亲出轨,母亲抑郁离世的时候,她会表示,那如果我一直跟我爸闹矛盾,这个家不就散了吗?
但我不会因此迷茫了,因为我知道正确的做法是什么了。
在开这篇文的时候没想到大家会把它当正经文看,也没想到大家会这么喜爱马文才这个人物,在我看来他当然有很多毛病,编剧强加的缺点,人物本身的桎梏,但他即使面对父亲那种迟来的深情,家暴后的悔悟也仍然站在母亲这一边,自始至终。
其实编剧这么设置就是为了谴责他,因为他的父亲并不是纯粹的恶人,在20年前的价值观里,这种善念尚存的人物不算坏,应该被原谅的,应该要和解的,但他却没有,所以是坏小孩,是不孝顺的坏小孩。
可是这个坏小孩不原谅不和解的反抗内核一直支撑着我走了很多路,我也从这个人物上学到了很多,包括不跪父权,以及很多需要坚持的东西。
无他,则不成今我。
所以即使这个人物存在很多弊病,这部剧有很多bUg,我第一次写东西存在很多问题,很多毛病,我也会写完的,前文我会做一个修改,设定为07梁祝的位面,而非东晋本身,如果依然因为历史问题被抬走下架的话,我仍然会写下去的。
感谢很多支持我的读者,真的非常感谢。
开文的初衷就想过只要有一个人看我也会写下去,现在我也会说,即使抬走了我也会写下去,就当做是成全我自己吧。
很抱歉诉说了太多的个人情绪,修文之后我会删改的,至于这篇文修改之后会不会被诟病,其实也无所谓了,我只是要写我想写的故事而已。
真的谢谢所有陪我一起走过来的读者。
前文部分不会大改的,大家可以放心,只是把后面的设定抬到前文。因为问题也出现在前面几章,大部分读者在前面几章误解了之后就不会往后看补丁了(这也很正常),所以修改前面几章的设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