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回京之日,重掌大权! (第1/2页)
三日后。
一封来自京城的信,被快马加鞭,送到了汴京。
信使一路跑死了三匹最好的北地良驹,冲进临时公署时,人已经虚脱,只来得及从怀里掏出那封用火漆封死的公文,便昏死过去。
李世忠亲自将信,呈到了沐瑶的桌案上。
公文的牛皮纸信封上,盖着共和国议事厅的朱红大印,刺眼夺目。
沐瑶正在看南境新出的铁矿石样本报告。
她没有立刻去拆那封信,只是用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规律的、沉闷的声响。
整个办公室里,只有这单调的敲击声,和窗外风吹过屋檐的呼啸。
李世忠站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喘。
他知道,这封信里,装着整个京城的命运。
也装着,沐瑶大人下一步的棋路。
终于,沐瑶放下了手里的报告,慢条斯理地拿过那封信。
她没有用信刀,而是用纤长的手指,极其优雅地,撕开了火漆。
一目十行。
信上的内容,与她预料的,分毫不差。
议会罢免并关押了誉王萧云生,以及他那群宗室勋贵的党羽。
信中用词谦卑到了极点,将之前的一切都归咎于誉王的“窃国之心”,而他们这些议员,都是“被蒙蔽的羔和”。
如今,他们已经“幡然醒悟”,恳请沐瑶大人不计前嫌,以“共和国大局为重”,回京,重掌议长大位。
信的末尾,更是用近乎谄媚的笔调写道,议会已经通过决议,奉沐瑶为“共和国终身议长”。
并承诺,待沐瑶回京之日,必将“率满城文武,合全城百姓,夹道相迎,以彰大人不世之功”。
终身议长。
好大的名头。
沐瑶将信纸随手丢在桌上,端起了那杯早已凉透的茶。
这群墙头草,总算学会了怎么跪。
台阶给得也算足了。
再拿捏下去,就过了。
毕竟,北边还有个陈庆之,虎视眈眈。
她需要京城那块地方,作为她整合南北,对抗陈庆之的战略缓冲地。
也需要“议长”这个名分,名正言顺地,调动整个共和国的资源。
“李世忠。”她开口。
“属下在!”李世忠立刻挺直了身躯。
“京城那帮人,还算懂事。”
沐瑶站起身,走到巨大的地图前,那上面,南境十八州已经被她用朱笔圈起,与北境陈庆之掌控的十六州,遥遥对峙。
而中间,只剩下京城周边那可怜的三座孤城。
“他们既然把椅子擦干净了,我们,也就该回去坐了。”
李世忠心头狂震,脸上却不敢有丝毫表露,只是躬身听令。
他知道,那个搅动天下风云的女人,要回来了。
“传我命令。”
沐瑶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抗拒的威严。
“自由民主军第一集团军,全军集结!”
“明日,开拔!”
“目标,京城!”
李世忠猛地抬头,眼中爆发出炽热的光芒,他用尽全身力气,吼出了回应。
“是!”
……
沐瑶要回京的消息,像一阵狂风,先一步席卷了这座风雨飘摇的共和国都城。
起初,只是在达官显贵之间流传。
很快,便通过那些无孔不入的报童,传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
“号外!号外!”
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去,穿着破旧坎肩的报童,挥舞着刚刚印出、还带着墨香的《京城日报》,声嘶力竭地奔跑着。
“议会罢黜誉王!恭请沐瑶大人回京主政!”
“号外!沐瑶大人不计前嫌,已率南境大军北上!京城有救了!”
一声声叫卖,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颗巨石,瞬间激起了千层浪。
街道上,原本行色匆匆,满脸惶恐的百姓,不约而同地停下了脚步。
他们围向报童,争抢着那些薄薄的纸张。
当看清那白纸黑字印着的标题时,整座城市,都爆发出了一阵压抑许久的欢呼。
“沐瑶大人要回来了!”
“太好了!我们有救了!”
“我就说!沐瑶大人不会不管我们的!”
陈庆之兵临城下的恐惧,誉王治下的混乱与无能,让京城的百姓,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活在末日般的绝望中。
而现在,沐瑶这个名字,成了他们唯一的救命稻草。
他们或许不懂什么叫民主,什么叫共和。
但他们记得,是沐瑶大人,在教坊司为受害的女子申冤,当众腰斩了恶贯满盈的韩琦。
他们记得,是沐瑶大人,推翻了那个吃人的旧王朝,建立了这个号称“人人平等”的新世界。
他们更记得,沐瑶大人手下,有神鬼莫测的火器,有战无不胜的军队!
只要她回来,一切就都会好起来!
恐慌与绝望,一扫而空。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狂热的期待与崇拜。
茶馆里,说书先生唾沫横飞地讲述着沐瑶在南境如何谈笑间灭掉萧逸尘三十万大军的“神迹”。
酒楼中,商贾们奔走相告,讨论着沐瑶大人回来后,是不是会带来南境那种能日行千里的“火车”。
就连路边的乞丐,都在议论着,沐瑶大人回来了,是不是又能有粥喝了。
整个京城,都活了过来。
议事厅内。
曾经那些在誉王面前战战兢兢的议员们,此刻一个个红光满面,挺胸抬头,仿佛打了胜仗的将军。
他们高声讨论着,该用何等盛大的仪式,来迎接他们“英明神武”的终身议长。
“依我看,必须要有九十九响礼炮!才能彰显沐瑶大人的威仪!”
“不够!必须要在承天门外,搭建彩棚,百官跪迎!”
“对!还要让全城百姓都出来!手持鲜花,夹道欢迎!”
财政部长那个胖子,更是大手一挥,直接批了十万两白银,专门用于“迎驾”事宜。
仿佛只要把排场做足了,他们之前逼宫沐瑶,拥立誉王的事情,就能一笔勾销。
沐府。
沐风和沐渊亭,同样拿着一份报纸,父子二人,相对无言。
大堂内,一片死寂。
良久,沐风才发出一声长长的,复杂的叹息。
“她……真的要回来了。”
沐渊亭点了点头,他的神情,比父亲更加复杂。
有欣喜,有激动,但更多的,是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他想起了庞万里带回来的那句话。
“少一个响鞭,少一个吹唢呐的,我都不回去。”
何等的霸道。
何等的狂妄。
可现在,事实证明,她做到了。
京城这帮所谓的精英,这帮前朝的权贵,真的就差敲锣打鼓,用八抬大轿去把她“请”回来了。
她不是在接受议会的“恭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