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海的那一边,朝和国 (第1/2页)
与海州隔海相望的东方,坐落着一个狭长的岛国——朝和。
这里的樱花开得比大陆任何地方都要绚烂,却也凋零得更加决绝。
正如这个民族的性格,在极致的谦卑与礼节之下,隐藏着火山般炽热的野心与刀锋般冰冷的决绝。
长久以来,朝和国都处于一种奇特的政治形态之下。
天皇,名为万世一系的“神之后裔”,却只是京都御所中一个被供养的符号,没有土地,没有军队,甚至没有权力踏出皇居一步。真正统治这个国家的,是驻扎在江户城,手握八百万石领地和数十万武士的征夷大将军。
大将军的“幕府”,才是朝和国真正的权力心脏。
玉仁,便是这一代的“符号”。
他从记事起,就生活在一种无形的囚笼之中。
他的老师教导他汉学、和歌与礼仪,却从不教他治国之道。
他的身边围绕着无数侍从与女官,却无一人听命于他,他们真正的效忠对象,是远在江户的那位将军。
他曾以为,自己的一生,就会像御所庭院里那些被精心修剪的松树一样,在一种扭曲而精致的姿态中,了此残生。
直到那个消息传来——征夷大将军,以及他麾下最精锐的五万武士,在遥远的大陆,那场被称为“汴京之战”的战争中,作为伪朝的援军,被一个名叫沐瑶的女人,用闻所未闻的“妖法”全歼。
消息传回江户,整个幕府为之震动,统治朝和国数百年的权力巨塔,第一次出现了肉眼可见的裂痕。
而身在京都的玉仁,在听到这个消息的瞬间,长久以来被压抑在谦卑面具下的双眸中,第一次迸发出了狼一样的光芒。
机会来了。
他没有立刻行动。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他继续扮演着那个沉迷于和歌与茶道的无害天皇,用最谦卑的言辞,为战死的大将军写下悼文。
暗地里,他却通过几个世代忠于皇室的公卿,开始联络那些在幕府体制下被压制、被排挤的“外样大名”。
大将军死了,但他留下的权力真空,引来了无数饿狼的觊觎。
幕府内部为了争夺下一任将军之位,斗得不可开交。
玉仁则巧妙地利用了这些矛盾,时而支持这一派,时而挑拨那一派,让他们在内斗中不断消耗。
同时,他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号,将幕府的失败归咎于他们擅自与大陆政权开战,触怒了天神,将自己塑造成了收拾残局、重振国威的天命之人。
经过两年隐忍的布局,当时机成熟时,玉仁终于走出了京都御所。
他脱下繁复的朝服,换上了一身仿照大陆新军样式的黑色军装,在萨摩、长州等几个强藩的支持下,发动了“大政奉还”的政变。腐朽的幕府,在内忧外患之下,早已不堪一击。
玉仁的军队以摧枯拉朽之势攻陷江户,末代将军被迫开城投降。
玉仁将京都迁往江户,并将其改名为“东京”,意为东方的京城,与大陆的京城遥相呼应。
他以雷霆手段清洗了旧幕府的残余势力,废藩置县,将权力牢牢收归中央。
紧接着,他以一种近乎疯狂的热情,开始了全面的“维新运动”。
他派出大量使团与留学生,前往大陆的炎黄共和国,学习他们的一切。工业,军事,教育,政治……只要是能让国家富强的,他都全盘接纳。
一时间,朝和国出现了奇特的景象:穿着西式礼服的官员与身着和服的旧贵族在同一间议事厅里争吵。
蒸汽火车的铁轨与古老的神社并存。
武士们放下了手中的武士刀,拿起了共和国制造的步枪。
玉仁始终牢记着那个名字——沐瑶。
那个凭一己之力覆灭了他国数百年幕府的女人。
他像一个最偏执的学生,疯狂地学习着沐瑶在共和国推行的一切。
他知道,那个女人和她背后的共和国,就像一头盘踞在大陆上的巨兽,随时可能将目光投向这片小小的岛屿。
他必须追赶,不计代价地追赶。
然而,今天,一份来自大陆海州,由他安插在那里的最高级别间谍“影”发回的绝密情报,却让他如坠冰窟。
东京,皇居。
玉仁端坐在他的办公室里。
这里已经完全看不到旧式和风的痕迹,巨大的办公桌,舒适的皮质转椅,墙上挂着的是一幅巨大的世界舆图,一切都模仿着炎黄共和国内阁的风格。
他穿着一身剪裁合体的黑色大元帅制服,金色的肩章在煤气灯下闪闪发光。
他年轻的脸庞上,有着超越年龄的沉稳与冷峻。
门被轻轻敲响。
“进来。”
内务大臣,也是他最心腹的谋臣,伊藤博文,脚步匆匆地走了进来。
他的脸色异常苍白,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手中紧紧攥着一份电报译文。
“陛下……”伊藤博文的声音有些发颤:“海州‘影’的急信。”
玉仁的目光从舆图上收回,平静地伸出手。
他的内心,却猛地一沉。
能让素来沉稳的伊藤如此失态,绝非小事。
他接过那张薄薄的纸,目光迅速扫过。
“炎黄历,共和三年,秋。沐瑶于海州,主持‘开拓者’号蒸汽装甲巡洋舰下水典礼。船体纯钢,无帆,以蒸汽为动力。航速、火力,远超我朝购于西夷之‘扶桑’号。沐瑶当众下令,一年之内,量产同级战舰一百艘。”
“另,共和国军部颁布新征兵法,全国总兵力,已达两百万之众。”
办公室里,死一般的寂静。
玉仁的手,微微颤抖起来。那张薄薄的纸,仿佛有千钧之重。
一百艘……蒸汽装甲巡洋舰。
两百万……常备陆军。
每一个字,都像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他的心脏上。
他一直以为,自己这两年的维新运动,已经让朝和国追上了世界的脚步。
他倾尽国库,从西夷商人手中高价购买了三艘老旧的铁甲舰,组建了朝和国的第一支“联合舰队”,并为此沾沾自喜。
他以为,自己已经拥有了与大陆掰一掰手腕的本钱。
可现在,这份情报,如同一盆冰水,将他所有的幻想浇得粉碎。
他引以为傲的联合舰队,在沐瑶那“一百艘”的恐怖计划面前,不过是一个可笑的玩具。
他全国的兵力加起来,还不到对方一个征兵数字的零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