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国事为重 (第1/2页)
崇祯注意到,文华殿众人听了王承恩的发言,面上并未显出过多惊骇。
原因无他。
在场绝大多数人只听懂了前半句——
迁酆都县民于外。
至于后半句“将城郭沉入地心,创建阴司”,于他们而言没有具体概念,自然无法对困难生出实感。
静默持续数息,兵部左侍郎李邦华率先开口:
“听公公之意,如今世间竟无地府存在?还需我等设法补全?”
李邦华是在场少数几名未服种窍丸的官员之一。
正因如此,他的质疑来得更为直接。
王承恩昨夜得了崇祯的详细吩咐,于是流畅回答:
“据陛下得蒙真武大帝垂示,远古之时,此界原有仙班神祇执掌秩序,阴司地府运转如常。”
“然自数千载前,大帝率天庭众仙远征诸天万界,荡击域外天魔,仙神亦随之倾巢而出。”
“日久年深,留守之力渐微,乃至仙道凋零,阴司崩塌,轮回停滞。”
“此界灵机亦日益稀薄,渐成绝灵之地。”
“今大帝感念此界乃华夏苗裔所居,特赐仙法于陛下,着我大明仙朝重立秩序,再建阴司,实为补全天道,泽被苍生之根本大计……”
听完王承恩照本宣科的介绍,殿内殿外一片恍然之声。
内阁辅臣李标与成基命,却对李邦华的抢先发言颇为不满,隐晦地交换了一个眼神。
李标轻咳一声,不加思索地开口道:
“既然圣意已决,依老夫浅见,此事倒也不难。”
“可将酆都县民就近置于重庆府下辖其他州县,拨付钱粮,妥善安抚。至于阴司建制……”
他略一沉吟,仿佛智珠在握:
“可仿照阳间官制,由陛下钦命,内阁票拟,敕封几位德高望重之致仕官员,授以阎君、判官之职,前往酆都坐镇。”
“再颁下圣旨,昭告天下,将酆都正式定为幽冥治所,阴司便算立成。”
成基命在一旁点头附和:
“李大人所言甚是。名正则言顺,只要朝廷法度确立,天下百姓自然信服。”
他二人话音刚落,吏部尚书王永光便发出毫不掩饰的嗤笑。
“两位阁老高见,视创设阴司如儿戏,竟只需一纸诏书、几个封号便能成事。”
王永光乃天启朝阉党残余势力,在清算魏忠贤时因善于钻营、证据不足得以幸免。
其人精通权术,老辣深沉,如今更与温体仁公开联手,是打压东林党的先锋。
“倘若这般容易,不若我等联名上奏,请陛下将这紫禁城也一并敕封为‘凌霄天庭’岂不更妙?也省得陛下辛苦修炼,以求飞升了。”
钱龙锡面色不变,端起茶杯轻呷一口,方才慢条斯理地回应道:
“内阁议事,讲究畅所欲言。纵有思虑不周之处,六科给事中自有封驳之权,部院堂官亦可循章呈奏。”
语气看似平和,王永光听到的却是:
我们四个才是阁臣,正按内阁的规矩讨论,你一个不入阁的尚书,按程序有何资格指手画脚?
周延儒忽然起身,朝殿外天空郑重拱手,扬声道:
“陛下令我等齐聚于此,共商国事,此乃殊恩,亦是信赖!”
“官职高低、身份为何,皆属次要。”
“诸位莫非不见,孙老大人、英国公皆在此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