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金风送爽 (第2/2页)
“我会给你几张最常见的方剂与剂量,你自行练习。每味药,误差不得过半钱。包好的药包,需棱是棱,角是角,提起不散。我会随时查验。“王执事的语气恢复了平时的平淡,但要求却极为严格。
陈实肃然应下。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在药堂的角色,将从一个“帮忙的“正式转向一个被允许接触核心技能的“学习者“。
接下来的日子,陈实的大部分空闲时间都耗在了药柜前。他面前摊开着“四君子汤“、“小柴胡汤“等方剂,反复练习。取戥子,打开药斗,小心称量那三钱、二钱、一钱甚至五分的细微差别,再将药材倒入方方,最后笨拙却认真地折叠、包裹,贴上红纸标签。起初动作生涩,包好的药包也松垮歪斜,但他极有耐心,错了便拆开重来。
这个过程,无形中加深了他对药性的理解,为何此方中“人参“为君,“白术“为臣?他在抓药时,脑中会不自觉地去思考,偶尔向王执事请教,也能得到更深入的解答。
这要求心神凝聚、手下精准的抓药功夫,竟隐隐与他修炼的内功暗合。内功修行,讲究意念专注,引导内息于细微经脉间运行,差之毫厘便谬以千里。而这抓药,同样需要将全部精神贯注于指尖,感受戥子那微妙的平衡,控制好每一分力道,方能称量精准。他甚至觉得,这种对“精微“与“控制“的日复一日的锤炼,仿佛是在另一种层面上打磨他的心神与意念,让他打坐练气时,对那缕微弱内息的感知与引导,也似乎变得更加敏锐和顺畅了一些。
拳法修炼,他仍未懈怠。如今他打拳,招式转换已圆融不少,达到了“小成“之境,但他感觉自己似乎触摸到了一层薄膜,一层将“小成“的熟练与“大成“的本能分隔开来的薄膜。要捅破它,却总觉得差了些火候。
内功方面,进展缓慢而坚定。丹田那缕热气已颇为稳定,在他意念引导下,已能较为清晰地沿着赵执事所授的路线,行进短短一小段距离。
这日傍晚,他刚结束一轮抓药练习,看着自己手下终于包出的几个有棱有角、紧实方正的长方包,心神仍沉浸在那种高度专注后的清明之中。他来到空地,静静站立,回想方才那种心神凝聚、手下精准的感觉。他缓缓起手,打起长拳。
这一次,感觉截然不同。他不再去“控制“招式,而是仿佛在“倾听“身体的感觉,让拳势自然流淌。一套拳打完,气息平稳,周身暖融,竟有一种酣畅淋漓之感,仿佛之前那层隔膜,被悄然润湿、变薄了。
他心中若有所悟。“精准“与“控制“之后,或许更需要一种“融入“与“自然“。
回到屋中,他照例盘坐练气。许是心境格外平和,内息的引导也顺畅了几分。
窗外,秋月如钩。
陈实知道,无论是医药之道,还是武道之途,他都只是刚刚找到了正确的路径。前路漫长,但他心志愈坚。